1.(1)(5分)某物理興趣小組用實驗探究光的色散規(guī)律,SA射向玻璃磚的圓心O后,有兩束單色光a和b射向光屏P,如圖1所示。他們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提出了以下猜想,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0分)
圖1
A.單色光a的波長大于單色光b的波長
B.在玻璃中單色光a的傳播速度大于單色光b的傳播速度
C.玻璃磚對單色光a的折射率大于對單色光b的折射率
D.當光束SA繞圓心O逆時針轉(zhuǎn)動過程中,在光屏P上最早消失的是a光
E.相同條件下,a光比b光容易發(fā)生衍射
(2)(10分)一列橫波沿x軸傳播,如圖2中所示實線表示某時刻的波形,虛線表示從該時刻起0.005 s后的波形。
圖2
、0.005 s,則當波向右傳播時,波速為多大?波向左傳播時,波速又是多大?
、谌绻芷谛∮0.005 s,則當波速為6 000 m/s時,求波的傳播方向。
解析 (1)由題圖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小于b光,所以玻璃磚對a光的折射率小于對b光的折射率,則a光的波長大于b光的波長,選項A正確,C錯誤;由v=知,b光在玻璃磚中的傳播速度較小,選項B正確;由sin C=知a光的臨界角較大,b光的臨界角較小,則當光束SA繞圓心O逆時針轉(zhuǎn)動過程中,在光屏P上最早消失的是b光,選項D錯誤;由于a光的波長大于b光的波長,故相同條件下,a光比b光容易發(fā)生衍射,選項E正確。
(2)①如果周期大于0.005 s,波在0.005 s內(nèi)傳播的距離小于一個波長。(2分)
如果波向右傳播,從圖上看傳播的距離為2 m,由此可得波速為v右== m/s=400 m/s。(2分)
如果波向左傳播,從圖上看傳播的距離為6 m,由此可得波速v左== m/s=1 200 m/s。
、谟蓤D知波長λ=8 m,當波速為6 000 m/s時,波在0.005 s內(nèi)傳播的距離為Δx=vΔt=6 000 m/s×0.005 s=30 m=λ=3λ,所以波向左傳(4分)
答案 (1)ABE (2)①400 m/s 1 200 m/s ②向左傳播
2.(1)(5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人耳能聽見的聲波比超聲波更易發(fā)生明顯衍射
B.
C.無論什么波,只要振幅足夠大就可以產(chǎn)生明顯的衍射現(xiàn)象
D.透過平行于日光燈的窄縫觀察正常發(fā)光的日光燈時能看到彩色的條紋,這是光的衍射現(xiàn)象
E.光纖通信的工作原理是全反射,光纖通信具有容量大、抗干擾性強等優(yōu)點
(2)(10分)如圖3所示,一玻璃球體的半徑為R,O為球心,AB為直徑,來自B點的光線BM在M點射出,出AB,另一光線BN恰好在N點發(fā)生全反射,已知∠ABM=30°,求:
圖3
、俨AУ恼凵渎;
、谇蛐腛到BN的距離。
解析 (1)波的波長越長,越容易發(fā)生明顯衍射現(xiàn)象,聲波傳播速度一定,頻率低于超聲波,由波速、波長和頻率關(guān)系v=λf可知,聲波波長較大,較容易發(fā)生明顯衍射,A項正確,C項錯誤;由相對論效應(yīng)可知,在高速火箭里的人認為地球上時鐘變慢,B項錯誤;通過單個窄縫觀察日光燈時看到彩色條紋為單縫衍射現(xiàn)象,D項正確,由光纖通信的特點易知E項正確
(2)①設(shè)光線BM在M點的入射角為i,折射角為r,由幾何知識可知,i=30°,r=60°,根據(jù)折射定律得n=(2分)
代入數(shù)據(jù)得n=(2分)
、诠饩BN恰好在N點發(fā)生全反射,則∠BNO為臨界角C,則sin C=(2分)
設(shè)球心到BN的距離為d,d=Rsin C(2分)
聯(lián)立解得d=R(2分)
答案 (1)ADE (2)①、赗
3.(1)(5分)如圖4所示,S是一振源,上、下做簡諧振動,振幅為5 cm,形成的波沿勻質(zhì)彈性繩向左、右兩邊傳播,已知振源開始是向下振動的,從此時開t=0.4 s時第一次形成的波形如圖所示,S左側(cè)波形沒畫出,則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0分)
圖4
A.此時質(zhì)點Q正從平衡位置向下振動
B.振源振動的頻率為 Hz
C.該波的波速為0.2 m/s
D.圖中質(zhì)點P在t=0.4 s時處于波谷
E.在t=0到t=0.4 s內(nèi)質(zhì)點Q運動的路程為20 cm
(2)(10分)如圖5所示為一半球形介質(zhì)的截面,O為圓心,a、b兩束平行紅色光從不同位置進入介質(zhì),已知介質(zhì)的折射率為,球半徑為R,光線a沿半徑方向入射且在O點恰好發(fā)生全反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求:
圖5
、俟饩b的入射角α;
、诠饩b在介質(zhì)中從入射到第一t。
解析 (1)由波的傳播原理可知此時質(zhì)點Q正從平衡位置向下振動,A正確;因振源開始是向下振動的,t=0.4 s時第一次形成的波形應(yīng)傳播到x=12 cm處,所以波速為v== cm/s=0.3 m/s,C錯誤;頻率f== Hz,而振源振動頻率與波的傳播頻率相同,B正確;S形成的波向左、右傳播,S兩側(cè)波形具有對稱性,即P在t=0.4 s時處于波峰,D錯誤;因周期T= s,t=0到t=0.4 s對應(yīng)的周期數(shù)為個,而質(zhì)點Q要經(jīng)過半個周期才開始振動,即質(zhì)點Q振動了一個周期,運動的路程為4A=20 cm,E正確。
(2)①因a、b兩束光線平行,光線a沿半徑方向入射且在O點恰好發(fā)生全反射,由全反射規(guī)律知sin α=(2分)
代入數(shù)值得α=45°(1分)
、诠饩b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路徑如圖所示,由折射規(guī)律知
n=(2分)
代入數(shù)值得其折射角γ=30°(1分)
光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為v==(1分)
光線b在介質(zhì)中傳播的距離s==R(1分)
光線b在介質(zhì)中從入射到第一次出射的時間t==(2分)
答案 (1)ABE (2)①45°、
4.(1)(5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雷達是利用超聲波來測定物體位置的設(shè)備
B.照相機鏡頭的偏振濾光片可使水下影像變清晰
C.麥克斯韋關(guān)于電磁場的兩個基本觀點是:變化的磁場產(chǎn)生電場和變化的電場產(chǎn)生磁場
D.醫(yī)學上用激光做“光刀”來進行手術(shù),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亮度高、能量大的特點
E.狹義相對論表明物體運動時的質(zhì)量總是要小于靜止時的質(zhì)量
(2)(10分)如圖6所示,一束光線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反射后在上方與平面鏡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點P,現(xiàn)在將一塊上、下兩面平行的透明體平放在平面鏡上,則進入透明體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再從透明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P′點,P′點在P點左側(cè)3.46 cm處,已知透明體對光的折射率為1.73。
圖6
、僮鞒龇派喜AТu后的光路示意圖,標出位置;
、谕该黧w的厚度為
、酃庠谕该黧w里傳播的時間多長?
解析 (1)雷達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定位物體的,選項A錯誤;偏振片只允許特定振動方向的光通過,在鏡頭前安裝偏振片,可以濾去水面所反射雜光的干擾,對提高成像質(zhì)量有益,選項B正確;根據(jù)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可知選項C正確;因為激光具有亮度高、能量大的特點,醫(yī)學上用其做“光刀”來進行手術(shù),選項D正確;根據(jù)狹義相對論知運動的物體質(zhì)量變大,選項E錯誤。
(2)①如圖所示(2分)
②令透明體的厚度為h,則有n== ,(1分)
解得γ=30°(1分)
所以放上透明體后出射點與入射點間距離為s1=h(1分)
不放透明體時在虛線處這兩點距離為s2=2h(1分)
而Δs=s2-s1,代入數(shù)值得h=1.5 cm(1分)
、酃庠谕该黧w中傳播速度為v=(1分)
傳播距離為s==h(1分)
所以光在透明體中的傳播時間為t====2×10-10 s(1分)
答案 (1)BCD (2)①見解析 ②1.5 cm、2×10-1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