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規(guī)范訓(xùn)練[單獨成冊]
(時間:45分鐘)
1.(2014·高考北京卷)如圖所示,實線表示某靜電場的電場線,虛線表示該電場的等勢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1、2兩點的場強相等
B.1、3兩點的場強相等
C.1、2兩點的電勢相等
D.2、3兩點的電勢相等
解析:選D.本題考查電場線與等勢面的特點.
根據(jù)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判斷場強,電場線越密,場強越強,則E1>E2,E1>E3,所以選項A、B錯;同一等勢面上的電勢是相等的,選項D正確.
2.(2015·高考新課標(biāo)全國卷)如圖,直線a、b和c、d是處于勻強電場中的兩組平行線,M、N、P、Q是它們的交點,四點處的電勢分別為φM、φN、φP、φQ.一電子由M點分別運動到N點和P點的過程中,電場力所做的負功相等.則( )
A.直線a位于某一等勢面內(nèi),φM>φQ
B.直線c位于某一等勢面內(nèi),φM>φN
C.若電子由M點運動到Q點,電場力做正功
D.若電子由P點運動到Q點,電場力做負功
解析:選B.由電子從M點分別運動到N點和P點的過程中電場力所做的負功相等可知,N、P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且電場線方向為M→N,故選項B正確、選項A錯誤.M點與Q點在同一等勢面上,電子由M點運動到Q點,電場力不做功,故選項C錯誤.電子由P點運動到Q點,電場力做正功,故選項D錯誤.
3.(2015·湖南郴州三模)如圖所示是一對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電場線分布圖,圖中兩點電荷P、Q連線長度為r,M點、N點到兩點電荷P、Q的距離都為r,S點到點電荷Q的距離也為r,由此可知( )
A.M點的電場強度為2k
B.M、N、S三點的電勢可能相等
C.把同一試探電荷放在M點,其所受電場力等于放在S點所受的電場力
D.沿圖中虛線,將一試探電荷從N點移到M點,電場力一定不做功
解析:選D.點電荷P、Q在M點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大小均為E=k,這兩個點電荷在M點形成的合場強的大小為E′=2k·cos 60°=k,方向水平向左,A錯誤;S點的電勢大于零,而M點、N點的電勢為零,B錯誤;由于兩點電荷在S點產(chǎn)生的場強方向水平向右,因此同一試探電荷在S點、M點時所受的電場力方向不同,C錯誤;由于M、N所在直線為零勢能線,試探電荷從N點移到M點,電場力不做功,D正確.
4.如圖所示,虛線為某電場中的三個等差等勢面1、2、3,實線表示某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a、b是軌跡上的兩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等勢面1的電勢最高
B.粒子在a點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在b點的加速度大小
C.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
D.粒子在a點的速度大小大于在b點的速度大小
解析:選D.因不清楚粒子的運動方向和粒子的電性,雖然由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知粒子受到指向凹側(cè)的作用力,但電場線的方向仍不能確定,故等勢面電勢高低關(guān)系亦不能確定,A錯;等差等勢面的疏密程度可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Ea 5.(多選)靜電場在x軸上的場強E隨x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x軸正向為場強正方向,帶正電的點電荷沿x軸運動,則點電荷( ) A.在x2和x4處電勢能相等 B.由x1運動到x3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大 C.由x1運動到x4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增大后減小 D.由x1運動到x4的過程中電場力先減小后增大 解析:選BC.由題圖可知, x1到x4場強先變大,再變小,則點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先增大后減小,C正確、D錯誤.由x1到x3及由x2到x4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A錯誤、B正確. 6.(2014·高考天津卷)如圖所示,電路中R1、R2均為可變電阻,電源內(nèi)阻不能忽略,平行板電容器C的極板水平放置,閉合電鍵S,電路達到穩(wěn)定時,帶電油滴懸浮在兩板之間靜止不動.如果僅改變下列某一個條件,油滴仍能靜止不動的是( ) A.增大R1的阻值 B.增大R2的阻值 C.增大兩板間的距離 D.斷開電鍵S 解析:選B.根據(jù)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分析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壓如何變化,進而分析帶電油滴的運動情況. A.增大R1的阻值,穩(wěn)定后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壓升高,帶電油滴所受電場力增大,將向上運動,A錯誤. B.電路穩(wěn)定后,電容器相當(dāng)于斷路,無電流通過電阻R2,故R2兩端無電壓,所以,增大R2的阻值,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壓不變,帶電油滴仍處于靜止?fàn)顟B(tài),B正確. C.增大兩板間的距離,兩板間的電壓不變,電場強度減小,帶電油滴所受電場力減小,將向下運動,C錯誤. D.斷開電鍵S后,兩極間的電勢差為零,帶電油滴只受重力作用,將向下運動,D錯誤. 7.(2015·高考江蘇卷)(多選)一帶正電的小球向右水平拋入范圍足夠大的勻強電場,電場方向水平向左.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 ) A.做直線運動 B.做曲線運動 C.速率先減小后增大 D.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解析:選BC.小球運動時受重力和電場力的作用,合力F方向與初速度v0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小球做曲線運動,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將初速度v0分解為垂直于F方向的v1和沿F方向的v2,根據(jù)運動與力的關(guān)系,v1的大小不變,v2先減小后反向增大,因此小球的速率先減小后增大,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 8.(2015·高考四川卷)(多選)如圖所示,半圓槽光滑、絕緣、固定,圓心是O,最低點是P,直徑MN水平,a、b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帶正電小球(視為點電荷),b固定在M點,a從N點靜止釋放,沿半圓槽運動經(jīng)過P點到達某點Q(圖中未畫出)時速度為零,則小球a( ) A.從N到Q的過程中,重力與庫侖力的合力先增大后減小 B.從N到P的過程中,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C.從N到Q的過程中,電勢能一直增加 D.從P到Q的過程中,動能減少量小于電勢能增加量 解析:選BC.小球a從N點釋放一直到達Q點的過程中,a、b兩球的距離一直減小,庫侖力變大,a受重力不變,重力和庫侖力的夾角從90°一直減小,故合力變大,選項A錯誤;小球a從N到P的過程中,速度方向與重力和庫侖力的合力方向的夾角由小于90°到大于90°,故庫侖力與重力的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a球速率先增大后減小,選項B正確;小球a由N到Q的過程中庫侖力一直做負功,電勢能一直增加,選項C正確;小球a從P到Q的過程中,減少的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和電勢能之和,故動能的減少量大于電勢能的增加量,則選項D錯誤. 9.(2015·山西四校第三次聯(lián)考)(多選)質(zhì)量為m的帶電小球由空中某點A無初速度地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豎直方向且范圍足夠大的勻強電場,再經(jīng)過t秒小球又回到A點.整個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且小球未落地,則( ) A.勻強電場方向豎直向上 B.從加電場開始到小球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動能減少了mg2t2 C.整個過程中小球電勢能減少了2mg2t2 D.從A點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減少了mg2t2 解析:選CD.由題意,小球所受電場力方向是豎直向上,由于小球的電性未知,因此無法判斷勻強電場的方向,A錯誤;從加電場開始到小球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動能減少量為ΔEk=mv2-0=m(gt)2=mg2t2,故B錯誤;加上電場后,小球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shè)所加場強為E,加速度為a,根據(jù)加電場前后的位移大小相等知,gt2=-(vt-at2),又v=gt,聯(lián)立得a=3g,由牛頓第二定律知,Eq-mg=ma,解得Eq=4mg,故整個過程中電場力做功W=Eq·gt2=2mg2t2,小球電勢能減少了2mg2t2,C正確;設(shè)從A點到最低點的高度為h,由動能定理知mgh-Eq(h-gt2)=0,解得h=gt2,則小球重力做功WG=mgh=mg2t2,D正確. 10.(2016·湖南師大附中質(zhì)檢)(多選)如圖甲所示,兩平行金屬板MN、PQ的板長和板間距離相等,板間存在如圖乙所示的隨時間周期性變化的電場,電場方向與兩板垂直,不計重力的帶電粒子沿板間中線垂直電場方向源源不斷地射入電場,粒子射入電場時的初動能均為Ek0.已知t=0時刻射入電場的粒子剛好沿上板右邊緣垂直電場方向射出電場.則( ) A.所有粒子都不會打到兩極板上 B.所有粒子最終都垂直電場方向射出電場 C.運動過程中所有粒子的最大動能不可能超過2Ek0 D.只有t=n(n=0,1,2…)時刻射入電場的粒子才能垂直電場方向射出電場 解析:選ABC.由t=0時刻射入的粒子剛好沿上板右邊緣垂直電場方向射出電場可知,粒子射出電場的時間間隔為周期T的整數(shù)倍,此時粒子的偏轉(zhuǎn)位移最大,則A對;粒子在電場中在豎直方向勻加速運動與勻減速運動是對稱性的,最終均垂直電場方向射出,則B對、D錯;粒子在電場中運動到動能最大位置時,粒子水平位移為,豎直位移為,由v0t=,t=可得vy=v0,則有最大動能Ek=mv+mv=2Ek0,C對. 11.如圖所示,x軸上方有寬為L、方向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一質(zhì)量為m(重力不計)、帶電荷量為+q(q>0)的粒子從y軸上的A點以初速度v0沿y軸負方向射入電場,粒子從x軸上的B點沿與x軸正方向成37°角的方向射出電場,并打在x軸下方的接收屏上C點(沒畫出),已知粒子從B到C的運行時間與粒子在電場中的運行時間相同,sin 37°=0.6,cos 37°=0.8. (1)求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的大小; (2)求粒子接收屏上C點到y(tǒng)軸的水平距離; (3)若粒子是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液滴,重力加速度為g,若要求液滴也能通過B點,則液滴的初速度應(yīng)為多少? 解析:(1)粒子從A到B做類平拋運動,由類平拋規(guī)律知 L=v0t,vx=t,OB=t,vB= 在B點有tan 37°=,即vx=v0 聯(lián)立得E=,OB=L,vB=v0. (2)粒子從B到C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題意知 BC=vBt=L 所以接收屏上C點到y(tǒng)軸的水平距離 s=OB+BC·cos 37°=2L. (3)若粒子變?yōu)橐旱危O(shè)液滴的初速度為v,則液滴沿y軸做初速度為v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沿x軸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因水平方向各量均沒變,所以液滴的運行時間仍為t,則L=vt+gt2,代入t值得v=v0-. 答案:(1) (2)2L (3)v0- 12.(2015·陜西二模)如圖所示,兩平行金屬板A、B長為L=8 cm,兩板間距離d=8 cm,A板比B板電勢高300 V.一帶正電的粒子電荷量為q=1.0×10-10C,質(zhì)量為m=1.0×10-20kg,以初速度v0=2.0×106 m/s沿電場中心線RO垂直電場線飛入電場;粒子飛出電場后經(jīng)過界面MN、PS間的無電場區(qū)域;然后進入固定在O點的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區(qū)域(設(shè)界面PS右側(cè)點電荷的電場分布不受界面的影響),粒子穿過界面PS后做勻速圓周運動,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線上的熒光屏bc上.已知兩界面MN、PS相距L=12 cm,D是中心線RO與界面PS的交點,O點在中心線上,距離界面PS為9 cm.(靜電力常量k=9.0×109 N·m2/C2,粒子的重力不計)求: (1)粒子穿過界面MN時偏離中心線RO的距離多遠?到達PS界面時離D點多遠? (2)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線上的熒光屏bc的位置離D點多遠? (3)確定點電荷Q的電性并求其電荷量的大小. 解析:(1)由題意可知水平方向L=v0t 粒子穿過界面MN時偏離中心線RO的距離(側(cè)向位移) y=at2 因q=ma,則a= 則y=·()2=0.03 m=3 cm 粒子在離開電場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其軌跡與PS交于E,設(shè)E到中心線的距離為Y,粒子從電場中飛出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如圖,則 水平速度 vx=v0=2.0×106 m/s 豎直速度 vy=at=1.5×106 m/s 故tan θ==, Y=y+L′tan θ 解得: Y=12 cm (2)該粒子在穿過界面PS后繞點電荷Q做勻速圓周運動. 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半徑r=15 cm 則打在熒光屏上的位置離D點的距離 X=r+OD=24 cm (3)從粒子的偏轉(zhuǎn)方向可知點電荷Q帶負電. 粒子到達E點時 v合==2.5×106 m/s 由k=m, 解得Q=1.04×10-8C 答案:(1)3 cm 12 cm (2)24 cm (3)負電 1.04×10-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