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細胞外Na+濃度高于胞內,而K+濃度胞內高于胞外。如圖表示神經細胞興奮前后對Na+和K+的通透性情況。根據神經細胞的生理特點,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載體a、c運輸相應的離子時消耗ATP,載體b運輸相應離子時不消耗ATP
B.興奮時,Na+內流區(qū)域與鄰近區(qū)域由于帶電物質分布差異形成局部電流,并沿神經纖維傳導
C.靜息電位時膜主要對Na+有通透性,造成Na+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維持靜息電位
D.動作電位時膜對K+的通透性增加,K+內流,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外側
解析 載體a運輸離子的方式是逆濃度的主動運輸,需要能量;載體b和載體c是順濃度運輸離子,所以不需能量。靜息時,細胞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這是大多數神經細胞產生和維持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外側。
答案 B
1.甲圖和乙圖分別表示參與人體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兩種細胞的一部分,下列對它們參與的相關調節(jié)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圖中1→2→3和乙圖中①→②→③都有ATP的水解
B.甲圖如果是突觸小體,3一定能引起突觸后膜發(fā)生如乙圖中①→②的變化
C.如果甲圖是胰島B細胞,則3可以促進血糖進入肝臟細胞
D.血液中適當濃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樞產生如乙圖的電位變化
解析 細胞的分泌活動和神經纖維上的興奮傳導都要消耗能量;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不一定都是興奮性遞質;胰島B細胞分泌的是胰島素,可以促進血糖進入肝臟細胞轉化為肝糖原;一定濃度的CO2可以引起呼吸中樞興奮。答案 11.如圖為某低等海洋動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處接受適宜的電刺激,b處能測定到電位變化
B.③釋放的神經遞質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
C.圖中有三個神經元,a處興奮傳導的速率大于c處
D.①能接受各種刺激,引起②的反應
解析 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后很快會被酶催化分解或被攝取回收而失去活性,B項說法正確。題圖中有三個神經元,a處為神經纖維,c處為突觸,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速率大于突觸處興奮的傳導速率,C項說法正確。感受器不能接受各種刺激,如視覺感受器不能接受聲音的刺激,D項說法錯誤。
答案 D
1.與人體高級神經中樞無直接聯系的活動是( )A.上課時邊聽講邊記筆記
B.聽到老師提問后舉手
C.某位打瞌睡同學的大腿被同桌用牙簽刺了一下后猛的一抖
D.遇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時想不起對方的姓名
解析 A、B、D是大腦皮層參與的條件反射,C是非條件反射,大腦皮層不參與。
答案 C.下圖表示某人體內進行神經調節(jié)的局部結構,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效應器細胞識別乙酰膽堿后細胞收縮,乙酰膽堿被乙酰膽堿酯酶分解,細胞恢復舒張。去甲腎上腺素________(能、不能)被乙酰膽堿酯酶分解,這體現了___________。
(2)在反射弧中,決定神經沖動單向傳導的原因是________。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與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形式不同,但最終都是通過改變________完成的。
(3)破傷風桿菌可阻止神經末梢釋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痙攣和驚厥。由此可見甘氨酸能使下一個神經元________(填“興奮”或“抑制”)。
解析 (1)酶具有專一性,乙酰膽堿酯酶只能分解乙酰膽堿,不能分解其他的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2)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形式是電信號,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形式是電信號和化學信號,但最終都是通過影響細胞膜的離子通透性來改變膜電位的。(3)甘氨酸的釋放被阻止后,因缺乏甘氨酸而引起肌肉痙攣和驚厥,說明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經遞質。答案 (1)不能 酶的專一性 (2)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 細胞膜的離子通透性 (3)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