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 >> 高考 >> 復習輔導 >> 語文輔導 >> 2017年高考語文:18個常見文言虛詞之用法(四)

2017年高考語文:18個常見文言虛詞之用法(四)_第2頁

中華考試網  2017-01-23  【

十二、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可譯為“拿”“用”“憑著”。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憑借,可譯為“憑”“靠”。

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可譯為“把”。

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赤壁之戰(zhàn)》)

4.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5.表示依據,可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zhàn)》)

(二)連詞

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2.表示承接關系,可不譯。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3.表示目的關系,可譯為“來”“用來”“以致”等。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辭》)

(三)助詞

作語氣助詞,起調整音節(jié)作用。

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

可譯為“緣由”“原因”。

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已”,止。

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七)連詞

連接上、下、東、西、往、來等字,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等界限。

12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book.examw.com

  • 中學英語第一實用閱讀閱讀精選120篇高考
    ¥31.80
  • ¥32.00
  • ¥39.00
  • 品鑒20年最美滿分作文(高考卷)
    ¥29.80
  • ¥39.00
双江| 延长县| 南华县| 万年县| 乃东县| 五寨县| 大竹县| 乌鲁木齐县| 高州市| 蛟河市| 通州市| 建昌县| 云南省| 霍林郭勒市| 海兴县| 东方市| 天气| 清流县| 镇康县| 米泉市| 庆安县| 雷州市| 亚东县| 开远市| 大同县| 东山县| 岳阳县| 谢通门县| 松桃| 敦煌市| 南充市| 平定县| 米脂县| 红桥区| 大关县| 广饶县| 霍城县| 柳江县| 且末县| 伊金霍洛旗|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