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應能否用離子方程式表示。一般只有在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進行的離子反應才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如實驗室用氨鹽和堿反應制氨氣則不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反應產物與事實是否相符。如Cu與稀硝酸反應:Cu + 2NO3-+ 4H+ = Cu2++ 2NO2↑+ 2H2O這類錯誤往往在配平上正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3)各物質的化學式或離子符號書寫是否正確。不管反應物還是生成物,只有可溶性的強電解質才能在離子方程式中用離子符號表示。弱酸、弱堿、水、難電離的物質必須寫化學式;難溶于水的物質必須寫化學式;單質、氧化物一律寫化學式。對于微溶物的處理:若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時,微溶物用化學式;若反應物里有微溶物處于溶液狀態(tài)時,應寫離子符號;若反應物里微溶物處于濁液或固態(tài)時,應寫化學式。
(4)是否漏寫離子反應。同一個離子反應,若有多種沉淀或弱電解質等物質生成時,往往漏寫某一沉淀或弱電解質的離子反應。如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離子方程式不能寫成:Ba2++ SO42- = BaSO4↓或 H++OH-= H2O也不能分成兩個式子寫,而應寫為:Ba2++ 2OH- +2H++ SO42- = BaSO4↓+2H2O
(5)離子的配比。離子方程式中,相同離子可以合并,全體系數(shù)可同時約簡,但不能進行局部約簡。實際反應的離子的配比,必須符合原物質的組成和反應的實際情況,如H2SO4與Ba(OH)2反應不能寫成Ba2++ OH-+H++ SO42- = BaSO4↓+H2O
(6)氧化還原型離子反應要看是否遵循電荷守恒。如:鐵和氯化鐵反應不能寫成:Fe + Fe3+ = 2Fe2+反應物的用量是否加以考慮。
(7)所用的連接符號與生成物的狀態(tài)符號是否正確。離子反應趨于完成的用"="號,可逆時用" "號,反應程度較小時,生成物的沉淀和氣體均不標氣體和沉淀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