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源在《海國圖志》卷47中說:英國“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眾推選,以三年為秩滿,賢則留,否則更”。美國更是“事無大小,必須各官合議,然后準行,即不咸允,亦須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這反映了魏源( )
A.對西方民主的感性認識
B.反對清朝的專制制度
C.希望中國推行民主制度
D.向往歐美的民主制度
解析:選A 據(jù)材料可知魏源只是看到了英美等國決策的形式,但對于英美等國的體制并不理解,因此他對于西方民主存在感性的認識,故A項正確。
2.1862年,曾國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戰(zhàn)’二字立國”的觀點。1885年中法戰(zhàn)爭之后,張之洞又強調“以工商立國”“以兵戰(zhàn)為用”。這體現(xiàn)了當時( )
A.政府立國政策的轉變
B.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C.商本思想的逐漸形成
D.近代社會轉型的艱難
解析:選C 據(jù)材料“泰西以‘商戰(zhàn)’二字立國”“以工商立國”“以兵戰(zhàn)為用”可知洋務派從商戰(zhàn)到重視商業(yè)發(fā)展思想的演變,故C項正確。
3.19世紀末,清王朝的鉗口禁忌(限制言論自由)進一步被突破,知識分子在許多地區(qū)創(chuàng)辦學會、報館、學堂。學會多達百余個,報紙也由19種增至70種。這反映了當時中國
( )
A.社會啟蒙的不斷深入
B.中學西學間矛盾的解決
C.中體西用觀念的流行
D.民主共和思想逐漸普及
解析:選A “知識分子在許多地區(qū)創(chuàng)辦學會、報館、學堂。學會多達百余個,報紙也由19種增至70種”可得出有利于社會思想的啟蒙,故A項正確。
4.“中體西用”的文化觀在19世紀后期的中國風頭甚健,洋務派以“體用”“本末”的關系來努力論證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夠互補,極力證明中國固有文化可以通過采納西學而增益新知、煥發(fā)生機。洋務派極力宣揚“中體西用”文化觀的根本目的是( )
A.調和中西文化沖突
B.維護清朝封建統(tǒng)治
C.推動中國的近代化
D.遏制革命形勢發(fā)展
解析:選B 19世紀60年代由于清政府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危機,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務派開展了學習西方器物以維護清政府統(tǒng)治的洋務運動,故B項正確;洋務運動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并不是調和中西文化沖突,故A項錯誤;推動中國的近代化是洋務運動的客觀影響,故C項錯誤;遏制革命形勢發(fā)展是洋務運動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項錯誤。
5.從1901年到1907年六年間,維新知識分子把政治小說作為詳介域外文學文體的首選,其中有《未來戰(zhàn)國志》(1902年)、《游俠風云錄》(1903年)、《美國獨立記演義》(1903年)、《多少頭顱》(1904年)和《蘇格蘭獨立記》(1906年)等。據(jù)此推斷,維新知識分子翻譯政治小說的主要目的是( )
A.激發(fā)民族主義意識
B.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論依據(jù)
C.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D.從文學角度革除國民舊觀念
解析:選A “把政治小說作為詳介域外文學文體的首選”,有啟迪民智,激發(fā)民族意識的功效,故A項正確;維新思想不主張推翻清政府,故B項錯誤;在1898年時,維新變法就已經失敗,故C項錯誤;材料所述確有啟迪國民觀念的作用,但主要目的是為了變革政治制度,故D項錯誤。
6.嚴復的譯著《天演論》,把生物的進化引申到社會的進化。他認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制度、一種道德、一種價值都不能一成不變,不變就會僵化,就會落后,就會在弱肉強食的人類生存競爭中被淘汰。這反映了嚴復( )
A.大力提倡君主立憲
B.積極倡導科學救國
C.以救亡圖存為己任
D.推動了中國近代化
解析:選C 材料強調嚴復推動社會變革的思想而非其政治主張,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弱肉強食的競爭而非科學救國,故B項錯誤;由材料“不變就會僵化,就會落后,就會在弱肉強食的人類生存競爭中被淘汰”可知主張自我變革以救亡圖存,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嚴復的思想主張而非影響,故D項錯誤。
7.1895年,康有為發(fā)表《孔子紀年說》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紀年”,正式提出孔子紀年。1903年,出身經學世家的劉師培發(fā)表《黃帝紀年說》,指出“若康梁輩……借保教為口實,故用孔子降生為紀年;吾輩以保種為宗旨,故用黃帝降生為紀年。”這一現(xiàn)象表明當時( )
A.維新變法促進了新學舊學之爭
B.民主革命受制于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
C.國人的民族主義觀念逐漸發(fā)展
D.西學傳播遭到知識分子的抵制
解析:選C 結合所學可知劉師培和康有為皆主張學習西方,故A項錯誤;根據(jù)所學我們不難得知,康有為屬于資產階級維新派而非革命派,故B項錯誤;從“保教”到“保種”,這從側面折射出近代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民族主義在不斷發(fā)展,故C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對中西文化沖突的相關提及,故D項錯誤。
8.鴉片戰(zhàn)爭前后對西方國名的翻譯,基本是帶“口”旁的音譯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國時譯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對各國國名的翻譯多用褒義詞,如“美”“英”“德”“法”。這種變化反映了近代中國( )
A.對西方認識的不斷深入
B.擺脫了天朝上國觀念
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實現(xiàn)了外交的近代化
解析:選A 近代后期,對各國國名的翻譯多用褒義詞,如“美”“英”“德”“法”,一改之前鄙稱,可見對西方經歷了一個由排斥到認同的過程,故A項正確。
9.從1895~1898年,據(jù)初步統(tǒng)計,中國約有76個學會組織。一般而言,學會這種組織并不需要相當?shù)娜肆εc物力才能實現(xiàn),它只要一群知識分子有此意愿就可以成立,當時知識分子集會講學論政的意愿是很普遍的。這表明當時的學會( )
A.建立成本低因而組織成分復雜
B.具備早期政黨組織的某些特征
C.受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而出現(xiàn)
D.有利于西方新思想的傳播擴散
解析:選D 據(jù)材料“1895~1898年”和“知識分子集會講學論政”結合所學可知,中國面臨民族危機,知識分子推動學習西方的政治,故D項正確。
10.1906年康有為在《法國革命論》中認為,法國“欲以美國之政,施之法國,而不審國勢地形之迥異,終致大亂”。1907年寄生認為,法國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權”,其功“顯赫可觀……故中國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棄武力,不會造成社會的破壞”。學者們對法國大革命的不同評價說明( )
A.研究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評價
B.評價歷史事件應注重使用比較的方法
C.歷史事件的評價應置于特定的時空
D.對歷史事件的評價取決于對后世的影響
解析:選A 康有為反對革命,主張維新變法,材料為其革命思想的反映,而寄生則主張民主共和,故A項正確。
11.《時務報》是維新派創(chuàng)辦的一個影響較大的報紙,梁啟超曾說,他在主筆該報時“記事則西多而中少,譯報則政詳而藝略”。這說明梁啟超( )
A.反對學習西方器物技藝
B.熱衷于報道西方的政聞
C.注重營造維新輿論環(huán)境
D.借報刊批駁洋務派主張
解析:選C 材料中“藝略”不等于反對學習西方器物技藝,故A項錯誤;B項忽視了材料中“記事則西多而中少”,故B項錯誤;維新派創(chuàng)辦《時務報》的目的是宣傳維新思想,是為了營造維新輿論環(huán)境,故C項正確;維新派重在批駁反對維新變法的頑固勢力而非僅是洋務派,故D項錯誤。
12.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倡導“取日新以圖自強,去因循以厲天下”;梁啟超曾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勉;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后對梁啟超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日照西鄉(xiāng),吾與足下分任之!边@些言論表明維新人士具有( )
A.強烈的救亡意識
B.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
C.勇敢的擔當意識
D.明確的民主意識
解析:選C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吾與足下分任之”可得出勇敢的擔當意識,故C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