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魏晉時期,社會動蕩變革,地主階級統(tǒng)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封建士大夫上進無路,且時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現(xiàn)實,緘口不提政治,不褒貶人物,而經學日趨庸俗、繁瑣,士人對這些理論及學風極端厭倦,從而形成玄學。這種思想( )
A.崇尚神學迷信
B.吸收道家學說
C.倡導學以致用
D.動搖儒學正統(tǒng)
解析:選B 材料強調的是魏晉時期玄學的產生,是對當時動蕩社會厭倦的產物,但是并未崇尚神學迷信,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中“逃避現(xiàn)實,緘口不提政治,不褒貶人物”,體現(xiàn)了“無為”的思想,故B項正確;材料中是逃避現(xiàn)實,而不是學以致用,故C項錯誤;魏晉時期儒學仍是正統(tǒng),故D項錯誤。
2.魏晉玄學名士阮籍認為儒家鼓吹的名教具有虛偽性,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建立一個“無君無臣”的理想社會。該主張說明( )
A.儒學正統(tǒng)受到猛烈沖擊
B.道教思想適應統(tǒng)治需要
C.三教合一得到普遍推崇
D.社會變動影響士人思想
解析:選D 題干只是反映了阮籍的主張而已,未反映儒學正統(tǒng)地位受到猛烈沖擊,故A項錯誤;魏晉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戰(zhàn)亂頻繁,道教思想并不適合統(tǒng)治需要,故B項錯誤;三教合一是隋代儒學家才提出的,故C項錯誤;魏晉時期是一個大動蕩、大分裂時期,學者對儒學的功用產生質疑,故D項正確。
3.玄學是流行于魏晉時期的一種哲學思潮,西晉時,一些佛教名僧為了借助玄學推行佛法,不僅以“空無”宗旨與玄學的“虛無”相呼應,而且模仿玄談家的語言和情趣,主動與名士交游。這一現(xiàn)象說明( )
A.三教融合的趨勢開始出現(xiàn)
B.佛教對傳統(tǒng)文化構成沖擊
C.佛教文化日益中國化
D.佛教成為當時主要宗教
解析:選C 根據“借助玄學推行佛法,不僅以‘空無’宗旨與玄學的‘虛無’相呼應,而且模仿玄談家的語言和情趣,主動與名士交游”可知佛教主動適應社會,日益中國化,故C項正確;A、B、D三項在材料中均無從體現(xiàn),排除。
4.北魏寇謙之在“以禮度為首”的總原則指導下對道教進行改革,強調修身以求內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同扶命。這表明( )
A.儒道開始出現(xiàn)融合趨勢
B.儒學正統(tǒng)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戰(zhàn)
C.道教主動適應社會變革需要
D.修身齊家治國成為道教的宗旨
解析:選C 材料中北魏寇謙之對道教進行改革,“以禮度為首”為總原則,強調修身以求內圣外王,表明道教積極融合吸收儒家思想理論以適應社會變革的需要,說明當時儒家思想影響依然很大,并不是儒道之間相互融合,故A、B兩項錯誤,C項正確;材料中道教吸收、利用儒家思想以更好地適應社會變革需要并沒有以修身齊家治國為宗旨,故D項錯誤。
5.韓愈認為儒家的道,“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彼說:“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遂滅死萬萬無恨。”這反映出韓愈( )
A.具有繼往開來的使命感
B.對古代先賢的贊美
C.貶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
D.吸收了道家的本體論
解析:選A 材料反映出韓愈恢復原典,復興傳統(tǒng)儒學的決心和責任心,故A項正確;韓愈贊美古代先賢和儒家初始階段的儒學家,是表面反映,而其本質是期望學習和恢復早期儒學思想,故B項錯誤;韓愈贊賞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故C項錯誤;材料中并未提及韓愈思想與道家思想的關系,故D項錯誤。
6.中唐時,韓愈以衛(wèi)道者自居,發(fā)出“尊孔孟、排異端”的口號,高舉復興儒學的旗幟,以恢復儒家思想正統(tǒng)的統(tǒng)治地位為己任。這說明當時( )
A.三教合一局面出現(xiàn)
B.儒學正統(tǒng)地位喪失
C.社會深受佛道影響
D.民眾受到異族統(tǒng)治
解析:選C “尊孔孟、排異端”的口號說明韓愈以衛(wèi)道者自居,來捍衛(wèi)儒學正統(tǒng)地位,強調的是佛道對儒學的沖擊,社會深受佛道影響,而不是三教合一局面出現(xiàn),故A項錯誤,C項正確;唐朝時佛道對儒學形成沖擊,但儒學正統(tǒng)地位并未喪失,故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佛道對儒學的沖擊,民眾受到異族統(tǒng)治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
7.三國時,吳國攻蜀國,用船裝載茅草。兵士們一手執(zhí)茅草一把,內藏硫磺和焰硝,自帶火種;另一手拿刀槍,接近敵陣后,順風點火,火勢蔓延700里,蜀軍大敗。這一記載( )
A.說明吳國有制造火藥的技術
B.表明此時火藥已經發(fā)明
C.體現(xiàn)古人對火藥材料的認知
D.反映火藥開始用于戰(zhàn)爭
解析:選C 材料無法體現(xiàn)吳國有制造火藥的技術,故A項錯誤;三國之前,火藥已經發(fā)明,故B項錯誤;據材料“內藏硫磺和焰硝,自帶火種”可知三國時期,人們對火藥材料有一定的認識,故C項正確;依據所學,唐末火藥用于戰(zhàn)爭,故D項錯誤。
8.右圖是我國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杰作,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其作品的字體( )
A.筆畫圓勻,富于圖案美
B.字體方正,規(guī)矩嚴整
C.工整清晰,飛灑活潑
D.變化豐富,奔放躍動
解析:選C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行書工整清晰,飛灑活潑,故C項正確;篆書筆畫圓勻,富于圖案美,故A項錯誤;楷書字體方正,規(guī)矩嚴整,故B項錯誤;草書變化豐富,奔放躍動,故D項錯誤。
9.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目錄學文獻《漢書·藝文志》羅列了當時著作有14 994卷,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四部目錄》載書有64 582卷,與《漢書·藝文志》相較,書籍卷數增加4.3倍。與這一變化關系最為密切的發(fā)明是( )
A.造紙術
B.雕版印刷術
C.活字印刷術
D.轉輪排字盤
解析:選A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四部目錄》所載書目與《漢書·藝文志》相較,書籍卷數增加4.3倍,可知這是由于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故A項正確;雕版印刷術出現(xiàn)于唐朝,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活字印刷術出現(xiàn)于北宋,與題干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轉輪排字盤是元朝時期王禎發(fā)明的,與題干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
10.從9世紀開始,我國民間印書的風氣漸開,著名詩人白居易等人的詩集,都在揚州、越州刊印。據此,下列相關說法合理的是( )
A.文化興盛推動科舉發(fā)展
B.當時刊印技術應是雕版印刷
C.民間印刷技術比官方先進
D.揚州、越州是當時文化中心
解析:選B 題干反映的是民間印書問題,與科舉制發(fā)展不構成密切邏輯關系,故A項錯誤;活字印刷術是11世紀中葉的北宋畢昇發(fā)明的,當時的印刷術還是雕版印刷術,故B項正確;題干中“我國民間印書的風氣漸開”,推知官方先掌握雕版印刷術,且題干未比較民間印刷與官方印刷的技術高低,故C項錯誤;題干只是說在揚州、越州刊印,未講是文化中心,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
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韓愈出身于“奉儒守官”、仁政愛民的官僚家庭,自幼研讀孔孟六經,又兼通諸子百家。安史之亂后,佛道更加盛行,儒家思想受到進一步沖擊。儒學名士奮起,提倡復古,崇儒宗經。韓愈早就“承先人之遺業(yè)”,“志于古道”。時憲宗自法門寺迎佛骨于宮,韓愈拼死上表加以諫止,斥之為“傷風敗俗,傳笑四方”,最后落得遠貶潮州。后鎮(zhèn)州叛亂,他受命出使鎮(zhèn)州宣撫,眾皆危之,他毅然只身前往叛軍巢穴,舌戰(zhàn)群敵,使其歸順朝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韓愈一生所撰碑志銘文近八十篇,有關與驕藩斗爭的約達二十篇。主要記述平藩征戰(zhàn)之勝利與功臣之業(yè)績,贊頌了全國統(tǒng)一安定。
——摘編自曾俊偉、曾曉峰《韓愈愛國主義思想初探》
(1)根據材料,概括韓愈復興儒學的原因及其主要事跡。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韓愈予以簡單評價。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本題根據材料“‘奉儒守官’、仁政愛民的官僚家庭,自幼研讀孔孟六經,又兼通諸子百家……‘承先人之遺業(yè)’,‘志于古道’”,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佛道沖擊儒學、家風家學淵源、儒家典籍的熏陶、時代復古思潮的影響等方面概括韓愈復興儒學的原因;第二小問,根據材料從冒死諫止迎佛骨、說降叛軍、反對分裂等方面回答其主要事跡。第(2)問,根據材料“主要記述平藩征戰(zhàn)之勝利與功臣之業(yè)績,贊頌了全國統(tǒng)一安定”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復興儒學、天下統(tǒng)一、加強中央集權、沒有跳出漢儒天命觀的范疇等方面對韓愈予以簡單評價。
答案:(1)原因:佛道盛行沖擊了儒學;有家風家學淵源,受儒家典籍的熏陶;時代復古思潮的影響。
事跡:冒死諫止迎佛骨;不顧個人安危說降叛軍;反對分裂,維護統(tǒng)一與安定。
(2)積極: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為漢唐經學向宋明理學轉變奠定了基礎;主張?zhí)煜陆y(tǒng)一,反對藩鎮(zhèn)割據,有助于加強中央集權。
局限:由于所處特定的時代,決定了其思想沒有跳出漢儒天命觀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