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見視野中有甲、乙、丙三異物。為判斷異物的位置,他先轉(zhuǎn)動目鏡,見異物不動,然后轉(zhuǎn)換物鏡,三異物仍存在。據(jù)此,三異物可能在 (D )
A.目鏡 B.物鏡
C.反光鏡 D.裝片
2. 當太陽光移動時,蜥蜴的部分肋骨就延長,使身體扁平,與太陽成直角,決定這種特性的是( C)
A.向光性 B.應激性
C.遺傳性 D.適應性
3.關(guān)于生物大分子,以下哪一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 B)
A.不同生物體的有機大分子類型大體相同
B.組成細菌中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種類與高等生物的不同
C.碳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和長短是生物大分子多樣性的基礎(chǔ)
D.生物大分子均是由單體小分子脫水縮合而成
4.生物體中能形成多糖的場所是( B)
、俑闻K ②骨骼肌 ③高爾基體 ④葉綠體 ⑤線粒體 ⑥核糖體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5. 下列哪組物質(zhì)組成元素一定不同: ( C)
A.糖元和脂肪
B.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
C.丙酮酸和丙氨酸
D.核苷酸和ATP
6.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主要取決于膜中的哪種成分 (D )
A磷脂分子 B.核酸
C脂肪 D蛋白質(zhì)
7. 核仁增大的情況一般會發(fā)生在哪類細胞中:( D)
A.分裂的細胞
B.需要能量較多的細胞
C.卵原細胞和精原細胞
D.蛋白質(zhì)合成旺盛的細胞
8.把胰島B細胞培養(yǎng)在含某種氨基酸(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最后測得細胞分泌帶有放射性的胰島素。如果用儀器追蹤上述過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最先出現(xiàn)在 ( B)
A.線粒體 B.細胞膜
C.高爾基體 D.核糖體
9.下列屬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是 ( A)
A 花粉培育單倍體植株
B 芽發(fā)育成枝條
C 根尖分生區(qū)發(fā)育成成熟區(qū)
D 種子發(fā)育成植株
10. 右圖是一學生繪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細胞分裂圖像。
其中錯誤的是( C)
A a和b B. c和d
C. b和d D e和f
11.孫女從她的祖父那兒得到的染色體條數(shù)為( D)
A.23 B.46 C.0~23 D.0~22
12. 處于正常細胞分裂后期的某細胞內(nèi)含有10個DNA分子。下列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 A)
A.該細胞可能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B.該細胞可能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C.該細胞可能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D.產(chǎn)生該細胞的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是5條或10條
13.人的卵細胞和精子中所含的染色體都是非同源染色體。其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 C)
A. 染色體進行復制
B. 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C. 同源染色體分離
D.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14.在兔子的精細胞核中,DNA重量為4×10-12g,那么在有絲分裂前期時,其骨髓細胞核中DNA重量為
A、4×10-12g
B、8×10-12g
C、1.6×10-11g
D、3.2×10-11g
15.下面是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不同時期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數(shù)目變化,其中可能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的時期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