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學家認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A.由蛋白質(zhì)和核酸組成 B.能夠侵染其他生物
C.能夠在寄主細胞內(nèi)復制并產(chǎn)生后代 D.具有細胞結構
2.下列敘述中最符合自由水生理功能的是:
A.運輸營養(yǎng)物質(zhì)和代謝廢物 B.與細胞內(nèi)的其他物質(zhì)結合
C.作為溶劑,使無機鹽成為離子狀態(tài) D.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3.已知Mn2+是許多酶的激活劑,例如能激活硝酸還原酶,缺乏Mn2+的植物就無法利用硝酸鹽,這說明無機鹽離子:
A.是細胞內(nèi)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B.對維持細胞的滲透壓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
D.對植物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起重要作用
4.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45N17S2的化合物最可能屬于:
A.多肽 B.氨基酸 C.核苷酸 D.肝糖元
5.細胞膜既能保證細胞吸收所需的物質(zhì),又能排出細胞內(nèi)的有害物質(zhì),這種特性叫:
A.流動性 B.選擇透過性 C.保護性 D.透過性
6.觀察在一天內(nèi)任何時間制作的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時,都能看到的時期是:
A.分裂間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7.以下哪種變化不是在有絲分裂前期完成的:
A.核膜消失 B.著絲點分裂 C.染色體出現(xiàn) D.紡錘體形成
8.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zhì)產(chǎn)生差異
B.細胞分化僅發(fā)生于胚胎發(fā)育階段
C.生物體每時每刻都有細胞在衰老和死亡
D.所有體細胞都不斷地進行細胞分裂
9.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
A.不再分裂 B.呼吸作用降低 C.可以無限增殖 D.水分減少
10.在動物體內(nèi),能夠促使H2O2分解的是:
A.過氧化氫酶 B.蛋白酶 C.Fe3+ D.淀粉酶
11.在甲、乙試管中各加入2mL體積分數(shù)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再向甲試管中加入2滴新鮮雞肝勻漿,向乙試管中加入2滴質(zhì)量分數(shù)為3.5%的FeCl3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甲試管比乙試管產(chǎn)生的氣泡多 B.甲試管和乙試管產(chǎn)生的氣泡一樣多
C.甲試管比乙試管產(chǎn)生的氣泡少 D.甲試管產(chǎn)生氣泡,乙試管不產(chǎn)生氣泡
12.測定3類細菌對氧的需要,讓它們在3個不同的試管中生長,下圖顯示了生活在具有糖類營養(yǎng)液的細菌繁殖情況。據(jù)此判斷:哪個試管生活的是兼性厭氧的酵母菌?
A.Ⅰ號 B.Ⅱ號 C.Ⅲ號 D.三個試管均可能
13.高等植物體內(nèi)能產(chǎn)生ATP的生理過程有:
A.呼吸作用 B.滲透作用 C.吸脹作用 D.蒸騰作用
14.鎂是合成葉綠素的原料,當植物缺鎂時,其基部葉片常發(fā)黃,而幼葉卻生長正常,這說明:
A.幼葉對鎂的需要量少 B.鎂由老葉移到了新葉
C.老葉中的鎂不能參與葉綠素合成 D.老葉對缺鎂比幼葉敏感
15.蒸騰作用的強弱通常不會直接影響植物的:
A.礦質(zhì)元素的運輸 B.礦質(zhì)元素的吸收
C.水的運輸 D.體內(nèi)水份散失的量
16.欲檢測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有效的方法是檢查植物體:
A. 葉綠體的含量 B. 葡萄糖的氧化量
C. 水的消耗量 D.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17.人體的糖代謝主要發(fā)生在:
A.消化道內(nèi) B.腎臟內(nèi) C.細胞內(nèi) D.血漿內(nèi)
18.當人體血糖濃度低于80mg/dL時,明顯的變化是:
A.肝糖元合成加強 B.肌糖元合成加強
C.肝糖元分解加強 D.肌糖元分解加強
19.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氧的直接作用是:
A.為生物體直接供能 B.與[H]結合生成水
C.參與酶的催化作用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20.人體通過食物攝入的淀粉,最終形成的代謝終產(chǎn)物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CO2、H2O D.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