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1. C【解析】朝廷不會給平民封謚號。
2.A【在農(nóng)歷的每月十五日稱為“望日”,每月的初一稱為“朔”!跋乃脑轮笔窍臍v(農(nóng)歷)的四月十五日。
3. A(日中又名日正、中午,不是中午12點,是11點至下午1點,即“午時”)
4.A(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魏明帝太和年間”錯誤,應為“隋煬帝大業(yè)年間”)
5. C〔判,是兼任(某官職)的意思,而且是以高位兼任低職或以京官出任州郡官〕
6. D(“而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錯誤,過于絕對化。)
7.C(“至日”指“夏至”或“冬至”,所以“丁酉”應該指年。即景炎年)
8.C【解析】國子監(jiān),也是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gòu)。
9. C(②“晦”指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⑥古代“辰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上8點前后)
10.D(“傳”是闡釋經(jīng)文的著作,非今天的傳記體文章)
11.A(解析:B.“同治”“光緒”是廟號錯,是年號;C.“關(guān)”,指山海關(guān)錯,這里泛指邊關(guān)。D.不是“一種褒揚的評價”而是“一種褒貶的評價”)
12. D(有軍屯與民屯之分,以軍屯為主)
13. B(內(nèi)艱,指遭逢母親喪事。)
14. B(“遷”既可指升遷,也可指貶官)
15. D(“除”為削除官職)
16. A(古代稱京城官員(中央官職)調(diào)任做地方官)
17. B(“北面”才是稱臣)
18. A【解析】在農(nóng)歷的每月十五日稱為“望日”,每月的初一稱為“朔”!跋乃脑轮笔侵赶臍v(農(nóng)歷)的四月十五日。
19.C(科舉取士歸屬禮部)
20. B 九賓:古代外交活動中最隆重的禮節(jié)。
21.A 伉儷則是對別的夫妻的稱呼。把對方及其配偶尊稱為“賢伉儷”。
22. C(剛好說反了)
23. A(“垂髫”指小孩子,“黃發(fā)”指長壽的老者)
24. A(改是“調(diào)動官職”)
25.C(A.《琵琶行》為古體詩;B.魯班姓公輸,名班(般);D.為乾隆皇帝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