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定高考改革計劃,河南、湖南、山西、江蘇等多個省份將在2018屆開始實施新高考方案。但近日爆出河南、黑龍江、山西等部分省市將推遲新高考改革。
現在新高一已經開學了,到底是文理分科還是“3+3”?高考改革真的從2018屆開始嗎?這些都是考生和家長迫切關注的問題。
部分省份改革
今年并未實施
河南
近日,有河南家長在“百姓呼聲”上提問:“今年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將來的高考改革不?有沒有啥最新消息?”
洛陽市教育局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復。
洛陽市教育局回復稱:按有關要求,今年高一新生在高一年級不分文理,明年進入高二后再分文理。我省明年進入新高考,即明年高一新生參加新高考。
黑龍江
據黑龍江省部分家長反映,哈十三中家長接到學校通知要求,報到當日要求填寫文理傾向調查表,初步按照文理傾向分班,到高二時可以再調整一次。除了哈十三中外,阿城一中等,不少高中在學生高一的時候甚至直接分為文科班和理科班。
山西省、安徽省
據一些小道消息傳出,山西省、安徽省今年高考改革也將推遲到明年,但是還沒有得到教育部門的證實。據黑板報了解,還在向教育部報批過程中。
高考改革的最新時間表?
網上還流傳了一張全國各地新高考改革的最新時間表,但是并沒有透露照片來源,因此圖片的真實性有待考證。
綜上所述可知,部分省份今年的高一新生,在升入高二時依舊要文理分科!這些省份從明年入學的新高一生,也就是現在的初三生開始實行新高考。
目前,很多學校正在按照以往課程計劃正常上課,更新通知或將如何,且行且看!
考改革是以省為單位統(tǒng)一進行,因此,很多家長表示是不是可以理解為:2018年的高考改革延遲一年實行,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開始實行。而2018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在上了高二以后仍實行文理分科,繼續(xù)實行原有的高考政策?
另外,很多同學和家長也表示:高考改革出發(fā)點肯定是好的,但是改革探索之路肯定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才能變得越來越成熟,所以也擔心孩子因此受到影響。
改革時間推遲,
究竟原因何在?
據黑板報了解,主要原因是教育部今年進行了一個評估,發(fā)現部分省份的條件不夠。比如,有些地區(qū)的學校的軟硬件配套資源還不完善,沒有做好迎接新高考的準備,有些地方改革以后某些科目可能會出現教師不足的情況。所以寧可動作慢一些,在當前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成熟、教育資源不配套的情況下,部分省份推遲改革或許是明智的選擇。根據各方面消息,預計今年10月份之前應該會正式確定今年加入新高考的新省份。
改革時間推遲,
究竟是福是禍?
1、考試科目變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語文、數學、外語、理綜(或是文綜);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試模式,即:語數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選3考試。
影響:文理分科,禁錮學習思維,不利于學生綜合發(fā)展。
文理分科后,對理科生而言,只顧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題海戰(zhàn)術,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然而表象之下卻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對于文史知識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學之后缺乏文化底蘊。
而對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識的積累,缺少思維能力的訓練,一到考試就使勁背,完全是培養(yǎng)了“應試性人才”,顯然,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學生在中學階段掌握綜合的文化素質,在大學能夠繼續(xù)發(fā)揮綜合優(yōu)勢,也為學生在大學階段提供了多種選擇渠道,更為以后的就業(yè)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時也會造成為了高考分數,導致個別科目無人愿意選擇的局面,比如綜合評估較難的學科——物理!
2、學業(yè)水平考試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畢業(yè)當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試,考試作為高招畢業(yè)和少數高考專業(yè)錄取的參考;
改革后: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考科目,合格性考試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組織一次(含補考),為高中畢業(yè)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時間為高考結束之后,選三科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
影響:
首先,高校會逐漸重視對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的重視,有助于高三學生重視水平考試而不是單純當做高中畢業(yè)考試;
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試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減輕高三考生的壓力,尤其偏科生。
最后,三科選三門考試,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學科興趣而不是機械簡單的應試。
3、外語考試
改革前:只有一次統(tǒng)考,成績計入總成績;
改革后:增加聽力考試;高中階段會組織考試兩次外語,取成績最高分計入高考總成績;
影響:外語考試進行兩次,取成績最高者計入總分,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個大手筆,兩次考試既可以給學生更多時間準備和復習。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壓力。
但也會形成不良競爭,即無論第一次考試好壞,都會參加第二次考試,因為無論如何都會選擇最好的一次作為成績。
4、綜合素質評價
改革前:記錄學生高三學習成績基本情況,除了自主招生學校審核參考外,無其他用處;
改革后:根據學生三年在校表現記錄成案,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yè)成績、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社會實踐等內容,不僅是自主招生要參考《素質評價表》,高考錄取也會參考。
影響: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好處多多,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推進素質教育;改變教師評價觀念,推動教學改革;變革考試評價制度,促進人才培養(yǎng)方式轉變;優(yōu)化學校整體工作,彰顯學校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