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句默寫
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岑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現(xiàn)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紛飛,一夜之間好像樹上開滿了潔白的梨花的景象。
(2)李白在《行路難》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3)《明湖居聽書》寫小玉說書時,用“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來側(cè)面描述說書人高超的造詣;《琵琶行》中則用“東船西舫悄無言,________________”來烘托琵琶女的高妙
解析 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要注意書寫工整,不能出現(xiàn)多字、少字、錯別字。考生不能僅僅停留在識記的層面上,還要理解。同時要注意三句話的語境提示:“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紛飛,一夜之間好像樹上開滿了潔白的梨花”“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藝”。
答案 (1)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2)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3)唯見江心秋月白
三、文言文閱讀
閱7~10題。
劉溫叟,字永齡,河南洛陽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溫叟七歲能屬文,善楷隸。岳時退居洛中,語家人曰:“吾兒風骨秀異,所未知者壽耳。今世難未息,得與老夫皆為溫、洛之叟足矣。”故名之溫叟。漢祖南下,溫叟自洛從至鄭州,稱疾不行。及入汴,溫叟久之方至,授駕部郎中。顯德初遷禮部侍郎知貢舉得進士十六人有譖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遷太子詹事。溫叟實無私,后數(shù)年,其被黜者相繼登第。溫叟與張昭同修漢隱帝及周祖實錄。恭祭酒事。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內(nèi)艱,退居西洛,旋復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銓。一日晚歸由闕前,太祖方與中黃門數(shù)人偶登明德門西闕,前騶者潛知之,以白溫叟。溫叟令傳呼如常過闕。翌日請對,具言:“人主非時登樓,則近侍咸望恩宥,輦下諸軍亦希賞給。臣所以呵導而過者,欲示眾以陛下非時不登樓也!碧嫔浦。憲府舊例,月賞公用茶,中丞受錢一萬,公用不足則以贓罰物充。溫叟惡其名不取。任臺丞十二年,屢求代。太祖難其人,不允。開寶四年被痰昔日納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歲不啟封,其苦節(jié)愈見!泵糨倸w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論當世名節(jié)士,具道溫叟前事,太祖再三賞嘆。
(節(jié)選自《宋史·劉溫叟傳》)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顯德初/遷禮部侍郎/知貢舉/得進士十六人/有譖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遷太子詹事
B.顯德初/遷禮部/侍郎知貢舉/得進士十六人/有譖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遷太子詹事
C.顯德初/遷禮部/侍郎知貢舉/得進士十六人/有譖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遷太子詹事
D.顯德初/遷禮部侍郎/知貢舉/得進士十六人/有譖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遷太子詹事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答時,首先要根據(jù)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據(jù)文言標志,如:虛詞、B、C;根據(jù)文意,應該是“帝怒,罷黜十二人”,不是“十二人左遷太子詹事”,排除D。
答案 A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后唐”是五代政權(quán)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陽。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文中“漢祖(南下)”指“后漢
B.“稱疾”是古文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托詞,當事人本身或許沒有生病,卻以生病為由,以回避某事某人,文中“稱疾不行”暗示傳主的微妙心態(tài)。
C.“祭酒”古代學官名。晉武帝咸寧四年設,以后歷代多沿用,為國子學或國子監(jiān)的主管官。劉溫叟當時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國子監(jiān)主管。
D.“丁內(nèi)艱”是指遭遇父親去世。丁憂就是遭遇父母親去世。古代朝廷官員,無論任什么官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回到祖籍守喪一段時間。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丁內(nèi)艱,指
答案 D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溫叟很有文才。他七歲就能寫文章,后來還與張昭共同修撰后漢隱帝及周太祖實錄。
B.劉溫叟公正無私。他曾主持貢舉,錄用的進士中12人被斥除,但后來他們還是考中了進士。
C.劉溫叟愛惜名譽。御史府舊例,賞賜若公用不足則以罰款補充,溫叟拒絕取用這樣的賞賜。
D.劉溫叟清廉有加。宋太宗當晉王時派人給他送去錢和物,他都不肯接受,使者不
解析 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八疾豢辖邮堋崩斫忮e誤,原文是“溫叟受之,貯廳西舍中……視西舍封識宛然”說明劉溫叟接受了太宗的錢物,但是沒有使用。
答案 D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臣所以呵導而過者,欲示眾以陛下非時不登樓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日納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歲不啟封,其苦節(jié)愈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譯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實詞要字字落實,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譯。關鍵詞:(1)呵導、示眾、非時;(2)納、周歲、苦節(jié)。
答案 (1)我呵道而過的原因,是想向人暗示您不是時候不會登樓啊。
(2)從前接受下來,這是不想拒絕我;現(xiàn)在過了一年還不啟封,他堅守節(jié)操(的行為或品質(zhì))更加明顯。
【參考譯文】
劉954),升任禮部侍郎、知貢舉,錄取進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誣陷他們,皇帝發(fā)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溫叟貶任為太子詹事。溫叟實際上并無私心,后來幾年,被斥除的人相繼考中960),任御史中丞。遭母喪,退居西洛,不久恢復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銓。一天晚上回家從宮前走過,太祖正與中黃門數(shù)人偶然登明德門西樓,溫叟的前導人員偷偷地知道了,告訴他。溫叟下令像平常過皇宮那樣傳呼。第二天朝見時,溫叟說:“人主登樓非時,則近臣都希望得到寬恕,護衛(wèi)諸軍也希望得到賞賜。我呵道而過的原因,是想向人暗示您不是時候不會登樓啊!碧嬲J為他做的對。御史府舊例,每月賞給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錢一萬,公用不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