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全國高考 >> 全國高考物理模擬題 >> 2015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檢測訓練:《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2015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檢測訓練:《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_第2頁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5-01-22  【

  6.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滴水法測量一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的加速度.實驗過程如下:在斜面上鋪上白紙,用圖釘釘住;把滴水計時器固定在小車的末端;調(diào)節(jié)滴水計時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 s滴一滴(以滴水計時器內(nèi)盛滿水為準);在斜面頂端放置一淺盤,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把調(diào)好的滴水計時器盛滿水,使水滴能滴入淺盤內(nèi);隨即在撤去淺盤的同時放開小車,于是水滴在白紙上留下標志小車運動規(guī)律的點跡;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立即將小車移開.圖乙為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用刻度尺量出相鄰點之間的距離是s01=1.40 cm,s12=2.15 cm,s23=2.91 cm,s34=3.65 cm,s45=4.41 cm,s56=5.15 cm.試問:

  (1) 滴水計時器的計時原理與課本上介紹的      計時原理類似.

  (2) 關于該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本實驗將木板傾斜的目的是為了平衡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B. 本實驗將木板傾斜的目的是為了使小車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于小車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 小車的質(zhì)量越大,小車向下運動的加速度越大

  D. 本實驗還需要用到秒表,才能測出小車的加速度

  (3) 由紙帶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計數(shù)點5所代表時刻的瞬時速度v5=    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若滴水的周期為T,則小車的加速度a=     (用英文符號表示).

  7. 如圖是“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O、A、B、C、D和E為紙帶上6個計數(shù)點.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1) OD間的距離為    cm.

  (2) 下圖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st2圖線(s為各計數(shù)點至同一起點的距離),斜率表示    ,加速度的大小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8. (2012·珠海5月綜合測試)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

  (1) 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

  a:      .b: .

  (2) 該同學經(jīng)正確操作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紙帶,取連續(xù)的6個點,測得h1、h2、h3、h4、h5.若打點的周期為T,則打E點時速度為 vE=    ;若分別計算出各計數(shù)點對應的速度數(shù)值,并在坐標系中畫出v2與h的關系圖線,如圖丙所示,則重力加速度 g=    m/s2.

  (3) 若當?shù)氐闹亓铀俣戎禐?.8 m/s2,請寫出誤差的主要原因: .

  9. 某同學讓重錘做自由落體運動,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來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該同學在實驗中得到6條紙帶,如圖所示為其中一條,在紙帶上取6個計數(shù)點,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0.02 s.其中1、2、3點相鄰,4、5、6點相鄰,在3點和4點之間還有若干個點.s1是1、3兩點的距離,s3是4、6兩點的距離,s2是2、5兩點的距離.

  (1) 測得s1、s2、s3后,點2速度的表達式v2=    .

  (2) 該同學測得的數(shù)據(jù)是s1=4.00 cm,s2=19.30 cm,s3=8.72 cm,根據(jù)數(shù)據(jù)求出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23
糾錯評論責編:xiejinyan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安溪县| 扎囊县| 贺州市| 长治县| 祁东县| 桐梓县| 五大连池市| 莱芜市| 滦平县| 赤水市| 莱芜市| 道真| 雅江县| 武穴市| 武乡县| 石泉县| 信丰县| 志丹县| 湟中县| 托克逊县| 白朗县| 正安县| 左云县| 浦县| 高雄县| 水富县| 唐河县| 临高县| 齐齐哈尔市| 廉江市| 信宜市| 洪湖市| 石台县| 昭平县| 邢台县| 茂名市| 贵溪市| 南川市| 昌江| 江油市|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