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聯考素描、色彩、速寫試卷評分標準
素描類評分標準
A類卷(90~100分):
1、 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造型準確,有較強的表現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動態(tài)、結構透視、特征、神態(tài)、空間關系等);
3、 正確理解對象結構及體面關系,并能完整地表現;
4、 畫面色調對比明朗,素描關系準確,表現生動,形體刻畫深入,畫面整體效果好。
B類卷(75~89分):
1、 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造型比較準確(包括比例、動態(tài)、結構透視、特征、神態(tài)、空間關系等);
3、 對對象結構及體面關系理解比較正確,并能較好地表現;
4、 畫面色調對比比較明朗,素描關系比較準確,表現比較生動,具備一定的形體刻畫能力,略有缺點,但畫面整體效果較好。
C類卷(60~74分):
1、 基本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基本具備造型能力(包括比例、動態(tài)、結構透視、特征、神態(tài)、空間關系等),但把握欠準確;
3、 對對象結構及體面關系有基本認識,但理解和表現上有欠缺;
4、 畫面色調對比不夠明朗,素描關系基本準確,表現缺乏生動,形體刻畫能力不夠,存在某些缺點,畫面整體效果一般。
D類卷(59分以下):
1、 不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不具備基本的造型能力(包括比例、動態(tài)、結構透視、特征、神態(tài)、空間關系等);
3、 對對象結構和體面關系缺乏基本認識,理解和表現不到位;
4、 畫面整體效果差。
色彩類評分標準
A類卷(90~100分):
1、 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有明確的色調意識和良好的色感,畫面色塊及構圖安排適當,色彩對比及調和關系明確,而且有美感;
3、 色彩與形體結合好,表現生動,形體刻畫深入,畫面整體效果好(對形體刻畫不足,但畫面整體色彩效果特別突出的試卷,可考慮認定為A類卷)。
B類卷(75~89分):
1、 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色調意識較強,色感較好,畫面色塊及構圖安排較適當,色彩對比及調和關系比較明確,且有一定美感;
3、 色彩與形體結合較好,表現較生動,略有缺點,但畫面整體效果較好。
C類卷(60~74分):
1、 基本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色彩對比及調和關系把握一般,色彩變化體現不能鮮明,畫面美感不夠;
3、 色彩與形體結合正確,表現不夠生動,存在某些缺點,畫面整體效果一般。
D類卷(59分以下):
1、 不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對色調和畫面色彩關系缺乏最基本的認識,色彩關系紊亂,不能畫出必要的色彩變化,畫面缺乏美感;
3、 畫面整體效果差。
速寫類評分標準
A類卷(90~100分):
1、 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比例正確、動態(tài)特征鮮明,具有寫生動態(tài)線條的生動性;
3、 能對命題想象動態(tài)表達出規(guī)定動作的特點和組合能力;
4、 關鍵細節(jié)有確切表現。
B類卷(75~89分):
1、 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比例比較準確、動態(tài)特征比較鮮明,寫生動態(tài)線條比較生動;
3、 能較好地表達命題想象規(guī)定的動作和組合能力。
C類卷(60~74分):
1、 基本符合考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對不同變化的對象動態(tài)、比例能基本把握,但動態(tài)不夠生動,線條表現力一般;
3、 基本能畫出命題想象的動態(tài)和人物組合,但想象力有限,缺乏生動性。
D類卷(59分以下):
1、 不符合試題規(guī)定及要求;
2、 在比例動態(tài)上缺乏準確性和生動性,速寫的寫生能力和想象能力均較為薄弱,線條表現力差;
3、 不具備速寫基本能力,畫面效果差。
閱卷老師如何閱卷?
閱卷地點
因為試卷的數量龐大,所以評卷現場一般都會選在較空曠的地方,如廠房、教室等。
閱卷標準
我們用“走馬觀花”來形容老師們的閱卷一點也不夸張。這種基于第一感覺的初選使得老師平時所強調的“整體黑白灰大關系”尤為重要。明暗交界線如果考生的畫面是灰暗的,那么這張考卷將會淹沒在這數以萬計的試卷中。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畫卷中明暗交界線等細節(jié)的處理。閱卷老師們經過第一輪整體感知后,將會對試卷進行打分,考務人員將會根據評卷老師的打分對試卷進行分檔。最后,閱卷老師根據每份試卷初定好的分數檔進行打分。同時也會對個別存在爭議的試卷進行微調。
考試試卷如何進行分檔
先挑出基本合格者
將全部試卷一個為二,一半為基本合格者,一半為基本不合格者,主要以結構圖的正確性來定。對不合格者的試卷再作一次篩選,將再次挑出的基本合格者歸于基本合格者試卷內。
第一次分檔
將基本合格者的試卷平鋪在地面上。之后,依照表中所計算出的人數分批次地、按先高后低的原則挑選出試卷。如,先挑選出30份90分以上的卷子,之后再挑選出120份80分到90分的卷子,以此類推,直至挑選到60分。每檔挑選數量可以超出計劃5%,最好不要少于計劃。將大分檔的不合格試卷再次挑選,分出50分、40分、30分、30分以下幾個段位。將50分試卷和由60分以上落選的試卷一起平鋪在地上。同時,再次將40分以下的試卷審查一遍,以確保全合格者不被埋沒。
低段位階段:在上一個過程完成以后,由低段位開始收試卷定分。如先從收30分段位開始,之后是40分段位,如果發(fā)現較好試卷,再將其歸入上一個段位。這一過程完成于50分段位上。50分以上段位階段。50分段位的試卷收齊定分后,將被挑選出的較好試卷放入60分試卷的段位之中。之后再作一次挑選,較好者放入65分段位,較差者放入58分段位。以此類推,試卷段位又增加出了58、63、68、73、78、83、88、93等段位。
第二次分檔
從最高段位開始,以挑選與段位不服者為主,將挑選出來的考卷放入下一個段位,不得跨越段位歸放。如,從80分段位中挑選出的試卷只能放入75分的段位,而不能放入70分的段位。
第三次分檔
從低段位開始,以挑選可進入上一個段位者為主,將挑選出來的考卷放入上一個段位,不得跨越段位歸放。如,從75分段位中挑選出的試卷只能放入80分的段位,而不能放入85分的段位。
第四次分檔
這是一個由低向高走的綜合過程,為兩個階段。低段位階段:在上一個過程完成以后,由低段位開始收試卷定分。如先從收30分段位開始,之后是40分段位,如果發(fā)現較好試卷,再將其歸入上一個段位。這一過程完成于50分段位上。50分以上段位階段。50分段位的試卷收齊定分后,將被挑選出的較好試卷放入60分試卷的段位之中。之后再作一次挑選,較好者放入65分段位,較差者放入58分段位。以此類推,試卷段位又增加出了58、63、68、73、78、83、88、93等段位。
經過四次分檔挑選,70分以下的閱卷定分工作基本上可以保證萬無一失。對75分以上的試卷進行認真評定。方法延續(xù)前日的第四次分檔的方法(50分以上段位的分檔方法),由于段位比較高,試卷的挑選標準更加清晰和準確,更要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85分以上的試卷,試卷的正確性已不是問題,表達與闡述對分值的高低影響很大。
對90分以上的試卷進行反復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