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一家制造業(yè)企業(yè),生產一種產品,該產品生產工藝流程比較成熟,生產工人操作技術比較熟練,管理水平較高,公司實行標準成本制度,定期進行標準成本差異分析。甲公司本月實際生產該產品6000件,實際耗用A材料15000千克,A材料的實際價格為28元/千克;實際耗用工時為31000小時,實際直接人工工資總額為651000元,變動制造費用為837000元。其他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制造費用標準成本
項目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變動制造費用 |
價格標準 |
30元/千克 |
20元/小時 |
25元/小時 |
用量標準 |
2千克/件 |
5小時/件 |
5小時/件 |
要求:
1.計算該產品的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直接材料數量差異和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2.計算該產品的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和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3.計算該產品的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和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4.對各個成本差異進行責任分析說明。
【參考答案及分析】
1.直接材料價格差異=15000×(28-30)=-30000(元)
直接材料數量差異=(15000-6000×2)×30=90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30000+90000=60000(元)
【知識點】標準成本法
2.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651000/31000-20)×31000=310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31000-6000×5)×20=20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31000+20000=51000(元)
【知識點】標準成本法
3.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837000/31000-25)×31000=62000(元)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31000-6000×5)×25=25000(元)
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62000+25000=87000(元)
【知識點】標準成本法
4.(1)材料價格差異是在采購過程中形成的,應由采購部門對其作出說明,如供應商價格變動、未按經濟訂貨批量訂貨、不必要的快速運輸方式、緊急訂貨等。
材料數量差異是在耗用過程中形成的,應該由生產部門負責,如操作失誤造成廢品廢料增加、操作技術改進等,反映了生產部門的業(yè)績的控制標準。
(2)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由加班或使用臨時工、出勤率變化、工資率調整等原因形成,一般來說應該由勞動人事部門負責。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由工作環(huán)境、工人經驗、勞動情緒、作業(yè)計劃等原因形成,主要是生產部門的責任。
(3)生產部門有責任將變動性制造費用控制在彈性預算限額之內,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一般應該由生產部門負責。
實際工時脫離了標準造成變動性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其原因與人工效率差異相同,一般應該由生產部門負責。
- 2020-06-29·2020年高級會計實務考前模擬練習題十九
- 2020-06-29·2020年高級會計實務考前模擬練習題十八
- 2020-06-29·2020年高級會計實務考前模擬練習題十七
- 2020-06-29·2020年高級會計實務考前模擬練習題十六
- 2020-06-28·2020年高級會計實務考前模擬練習題十五
- 12020-06-29遼寧正高級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報卷材料領取通知
- 22020-06-232020年高級會計師《會計實務》提分案例題匯總
- 32020-06-232019年山西高級會計師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編輯推薦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