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五部委近日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fā)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倡導優(yōu)化片酬分配機制,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這將對明星“天價片酬”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這不免讓人聯(lián)想到近年來經常引起社會熱議的一個話題:為什么科學家的社會關注和物質回報不如明星?遠的如2015年1月,遙感專家、“布鞋院士”李小文和歌手姚貝娜相隔幾天去世,后者的輿論關注度明顯更高,“為何科學家不如明星”的問題便被提了出來。當年10月,藥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獎與演員黃曉明的婚禮“撞車”,有人概括稱“屠呦呦一生研究敵不過黃曉明一場秀”。而最近,中科院院士、材料物理學家柯俊去世,網上又有文章認為,科學家引起的網絡熱度幾近為零,被明星搶了風頭……
【綜合分析】
為科學家鳴不平,反映出人們對于這一群體社會價值的肯定,也表達了人們對于娛樂消費過度侵占大眾注意力的擔憂。專家學者們以其研究成果推動社會進步,但所獲社會關注和物質回報卻遠不及娛樂明星。這樣的現(xiàn)實,的確讓人在情感上難以接受。但是仔細想想,科學家真的需要那么高的社會關注度嗎?演藝明星又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薪酬呢?為此,對于“科學家不如明星”這一現(xiàn)象,還要辯證地看。
從社會關注度來看。電影、電視、歌曲等大眾話題,門檻較低,而科學研究的門檻則相對較高,這就決定了前者更易于傳播。而且,娛樂產業(yè)屬于注意力經濟,其運行方式就是取悅受眾,而科學家開展工作,并不以大眾關注為必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家受到的關注不如明星,其實是社會的常態(tài)。如果科學家也像明星那樣被追捧,他們也將無法潛下心來做學問。其實,科學家真正需要的不是曝光率,而是完備的科研條件、良好的學術氛圍和令人有尊嚴的待遇。這些,恐怕不是社會大眾能夠直接提供的。
從物質回報來看。其實經濟學家曼昆在《經濟學原理》中就解釋過“超級明星”現(xiàn)象。他認為,“超級明星”產生的市場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市場上每位顧客都想享受最優(yōu)生產者提供的物品;二是生產這種物品所用的技術使最優(yōu)生產者以低成本向每位顧客提供物品成為可能。娛樂產業(yè)恰恰滿足這樣的特點,所以才產生了較高收入的“超級明星”。顯然,學術研究領域不是一個適宜培養(yǎng)明星的地方。從均衡價格和供求彈性理論來看,社會對明星的需求富有彈性,而明星的要素供給缺乏彈性,導致均衡價格較高。所以,明星的高收入并沒有違背價值規(guī)律。而且,學術研究的特性決定,科研成果往往不能直接轉化為消費者的現(xiàn)實利益,因此難以通過市場交易來定價。在以銷售為導向的商業(yè)模式下,利潤在接近消費終端的下游被放大,財富便較多地集中在了這里,也促使了明星的收入高于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