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務川縣三坑村有個村官世家
1月4日,按照委局安排,我與第四紀工委書記鄒建波同志來到大坪街道三坑村開展“放村寨、重監(jiān)督、助脫貧”專項行動。
我們很清楚,只有深入到群眾身邊,才能真正傾聽到群眾的心聲,了解到群眾的真實訴求。因此我們早早地悄悄地深入到該村龍井坡組,開始了我們一天的訪問。我們圍繞老黨員、老村干部、困難群眾等重點群體開展走訪,認真傾聽意見,收集社情民意?纯此麄儗菝裾吡私獠,對基層干部滿意不。我們走了一個組又一個組,中午11:30左右,我們又悄悄摸到了村委會附近,打算在小店里吃點東西繼續(xù)訪。但是,不遇趕場,村里小街上實在沒什么賣的,我們只好到村委會。運氣好,村小食堂干部們正準備吃中飯。村總支書記曾治清同志見我們去了熱情招呼我們一道用餐,但又覺得菜不多過意不去?蜌庖环,我們與五、六個干部圍著飯桌吃了起來。菜確實不多,一盤涼拌蘿卜、一盤炒豆腐干、一盤炒豬肉,還有一鍋白菜。因為我們三人是臨時增加的不速之客,所以只好多加白菜來解決菜不夠的問題。大家邊吃邊聊,很開心?傆X得菜的味道美極了,還一個勁夸村監(jiān)委委員兼小廚師的小女生楊一丹手藝好呢。
吃完飯,我們打算開始接待群眾來訪。也許是群眾真的沒什么問題要反映吧,見沒有群眾來訪,我們決定改變策略,與村干部們一一單獨溝通交流,從談話中了解基層干部們的工作開展情況。
與村干部們談話,不限話題。想怎么談就怎么談。當輪到一個叫申備的副主任時,他一進門就告訴我他是“修”字輩分。言下之意,和我是申家弟兄唄。我親切地叫他兄弟,讓他落座,竟然搞忘了談正事,拉起了家常。他告訴我們,他們家一家三代都為村里干工作。母親鄒圣英是一名老黨員,年輕時從大隊會計開始干起,那時工資很低很低,但他母親在村里一干就是32年。他自己已經在村里當了9年副主任了,雖然苦,報酬也少,但是為群眾辦事,不干好,心里不踏實。大學剛剛畢業(yè)的女兒申慧琳也踏著祖輩、父輩的足跡,當選為大坪街道大坪居委會副主任。
一個“村官世家”的名詞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做村官,工資少得可憐。開始每月只有幾元、幾十元、幾百元,在務川,就是去年副主任都只有1380元/月。今年縣里才將村委會主任報酬提高到2200元/月、副主任2000元/月,這也不高啊。當前,我縣處于“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關鍵決勝階段,項目多,任務重,各級黨員干部都很辛苦,民選干部也不例外。那么,又是什么讓他們一家三代不離不棄,毅然選擇這個拿錢不多、管事不少的苦差事呢?我想,也許就是為了信仰吧!鞏固基層政權組織,就是強化和鞏固我們黨的執(zhí)政之基,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只有依靠村一級基層政權組織在這里落地生根。(務川縣紀委 申修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