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滅商之后,公元前1045年,實(shí)施封建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齊、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子受辛之子武庚于朝歌,又封叔鮮、叔度、叔處為“三監(jiān)”,以監(jiān)視武庚的行動(dòng),前1043年,周武王歿,子誦即位,是為周成王,由周公旦輔政,公元前1041年。三監(jiān)(蔡叔度、管叔鮮、霍叔處)看不慣周公旦輔政,而管叔鮮更怨恨周公旦比自己年歲小卻執(zhí)掌輔政大權(quán),于是聯(lián)合武庚叛亂,史稱“三監(jiān)之亂”,周公旦不得已出征,花了三年,于公元前1039年平定此亂,武庚及管叔鮮被殺,蔡叔度被流放,霍叔處被廢為庶民。周公旦感到中原難以掌控,在伊、洛二水一帶建設(shè)新的都邑,取周道始成之意,定名東都成周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