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按照標準的不同會被分為很多種。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天生就具有無敵的信念與奉獻的精神。時時刻刻從內心最深處提升著自己的價值,彰顯著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魅力。鐘揚教授這樣的人,他用生命在西藏收集了4000多萬顆種子,為中國生物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奉獻與堅持的力量,看到了信念的至關重要。
奉獻,生之所在,魂之所存。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人來說,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辩姄P許是深諳此理,一邊行走一邊將熠熠生輝的精神留在前行的路上。他主動請纓,學術援藏,一路尋找生物進化的真實軌跡。他身體力行去盤點青藏高原2000多種特有植物,他說:“西藏高原的植物資源從來沒有進行過徹底盤點,即使在全世界最大的種子資源庫中,也沒有西藏地區(qū)的植物種子”,西藏作為世界的一部分,不應該被放棄,也不能被放棄。所以他勇挑大梁,深入到西藏腹地,將種子的尋找作為他一生的重要使命。西藏的嚴寒地區(qū)到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收集了4000多萬粒種子,填補了世界種質資源庫沒有西藏種子的空白。他放棄職級待遇,毅然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在他眼里,所有的名分都不如自己踏踏實實的走在路上。只有走在路上,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心跳的力量,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奉獻始終是一個抽象的詞匯,而他卻將抽象演繹為具象,生態(tài)鮮明的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他為此付出了生命,為了將知識傳播的更深遠,他在去往內蒙古某學院的路上,車禍身亡!吧砑人蕾馍褚造`,魂魄毅兮為鬼雄”,他的精神定會光芒萬丈,激勵著道路上前行的無數中華兒女。
堅持,言之所寄,行之所依。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沒有朝朝暮暮的積累,哪會有中國生物學今日的發(fā)展。鐘揚無怨無悔援藏16年,一年又一年,他將學術灑遍西藏的每一個角落;一年又一年他將4000多萬粒種子帶回到世界種質資源庫;一年又一年,他堅持著自己的科學探索之路,他說,“科學研究嘛,本身就是對人類的挑戰(zhàn)。而任何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我毫不畏懼,因為我的學生會將科學探索之路延續(xù)!彼麍孕,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而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他的堅持有目共睹,西藏地區(qū)的嚴寒他沒有畏懼;時間的漫長他沒有不安;研究條件的限制他沒有放棄,他敢為人先,步步鏗鏘有力,聲聲震動靈魂,堅定不移的走在知識邊緣,前進一步是光芒萬丈,而在這條路上,他從未后悔過。生命不在于長而在于好,只要一次盡力的演示,都值得鼓勵與喝彩。鐘揚便是如此,將所有的堅持付諸于生物學的研究,用堅持做自己行動的指標。
信念,讓奉獻與堅持開出希望之花。常言道,信念是一個人心底萌發(fā)的細細碎碎卻又分外有力量的東西。這東西可以霎時發(fā)出耀眼光芒,從此讓人作為一個個體走得更加堅定。鐘揚心中有夢,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他熱愛長在高山上的雪蓮,他要將西藏的植物播撒到世界各地,待到風吹有時,滿地便都是“西藏情”。在一次黨員報告會上,他這樣描述自己對雪蓮的情感,“先鋒者為成功者奠定了基礎,它們在生命的高度上應該是一致的。這就是生長在珠穆朗瑪峰的高山雪蓮給我的人生啟示!
我們是新時代的引路人,應將奉獻與堅持的種子長埋心底,用信念做牽引,待到未來某一日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為我國的發(fā)展注入新鮮的血液。我們需要奉獻的精神,我們需要堅持的信念,正如我們需要如珍珠般璀璨一生的鐘揚教授。他的一生,是如大浪淘沙之后留于海灘的一顆珍珠,歷經風雨,愈發(fā)的熠熠生輝。就讓這光亮作為我們前行的指引,希望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