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全國  |             |          |          |          |          |         
  當前位置:考試網 >> 國際內審師 >> 內部審計實務 >> 實務試題 >> 文章內容
  

2016國際內審師考試《內部審計業(yè)務》模擬試題(1)

考試網  [ 2016年2月3日 ] 【

1. 以下哪項不含在最終的業(yè)務溝通的范圍陳述中:

A.審核時間;

B.業(yè)務目標;

C.未經審核的活動;

D.所開展的工作的性質和程度。

答案:B

解析:答案A、C和D不正確,審核時間、未經審核的相關活動以及所開展的工作的性質和程度應包括在范圍的陳述中。

答案B正確,范圍陳述應該確定所審核的活動,并在恰當的時候包含審核時間等輔助信息。如果必要,未經審核的相關活動也應該得到確認,以勾畫出業(yè)務的邊界。所開展業(yè)務的性質和范圍也應該得到描述(實務公告2410-1)。

2. 以下哪項審計的要素不總是需要的:

A.對業(yè)務目標的表述;

B.確認所審核活動的陳述;

C.有關的事實陳述;

D.對所審核活動的觀察和建議的影響的評價。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確,需要目標、范圍和結果的陳述。業(yè)務目標的說明是在目標陳述中;

答案B不正確,需要目標、范圍和結果的陳述。確認所審核的活動是在范圍陳述中;

答案C不正確,需要目標、范圍和結果的陳述。結果包括觀察、結論、建議和行動計劃。觀察是對事實的相關聲明。

答案D正確,結論(意見)是內部審計師對所審核活動的業(yè)務觀察和建議的影響的評價(實務公告2410-1)。在適當情況下,結果的最后溝通應包含內部審計師的總體意見(標準2410.A1)。

3. 由內部審計師發(fā)出的審計報告在哪種情況下應對意見進行表達:

A.審計的領域是財務報表;

B.外部審計師采用內部審計師的工作;

C.對某領域開展全面審計;

D.意見會改善與溝通讀者的溝通。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確,審計領域與有關總體意見是否恰當的決策與上述問題是不相關的;

答案B不正確,外部審計師是否采用內部審計師的工作與上述問題是不相關的。外部審計師必須在進行了詳細檢查并形成自己意見的情況下才能依靠內部審計師的總體意見;

答案C不正確,內部審計師的總體意見并非是強制的。

答案D正確,結論(意見)是內部審計師對所審核活動的業(yè)務觀察和建議的影響的評價(實務公告2410-1)。在適當情況下,結果的最后溝通應包含內部審計師的總體意見(標準2410.A1)。

4. 以下哪項對內部審計師在審計業(yè)務中所表達的意見做出了最佳界定:

A.重要審計發(fā)現的總結;

B.內部審計師對所審核情形的專業(yè)判斷;

C.在審計報告中包含的結論;

D.為糾正措施提出的建議。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確,重要審計發(fā)現和建議的總結不是審計意見。審計意見是內部審計師對所審核情形的專業(yè)判斷;

答案B正確,結論(意見)是內部審計師對所審核活動的業(yè)務觀察和建議的影響的評價。他們經常根據總體印象合理提出業(yè)務觀察和建議。如果最終的業(yè)務溝通中包含結論,應該明確指出哪些是業(yè)務結論。業(yè)務結論可能涵蓋整個業(yè)務范圍或具體方面。它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運營目標或項目目標是否與機構目標保持一致;機構目標是否得到實現;所審核的活動是否按計劃運行(實務公告2410-1)。

答案C不正確,專業(yè)實務標準對意見是否就是結論沒做要求。不過,意見是審計報告所要求的內容;

答案D不正確,糾正措施的建議要與意見分開。意見是內部審計師的專業(yè)判斷。

5. 內部審計師希望制定下列流程圖:(1)設在總部的獲取銷售訂單信息的流程,(2)向工廠傳送數據以生成貨運單的流程,以及(3)工廠處理貨運信息的流程。內部審計師應該:

A.按管理層的決策設定銷售價格。收集變動銷售價格的審批程序的內部憑單。用程序流程圖的復印件來補充記錄。編制能將上述細節(jié)都連起來的總的流程圖;

B.以貨運為起點,從來自銷售代表處取得的銷售訂單的原件來追蹤有關的交易;

C.從來自銷售代表的銷售訂單開始,對總部和工廠的手工處理和計算機處理的訂單進行“穿行測試”,直到貨物裝運并開出賬單;

D.取得工廠用于銷售流程的系統(tǒng)流程圖,與相關的人員座談來確定是否已做出任何的變化,然后制定一個能強調基本流程的總的流程圖。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問題在于銷售訂單處理程序,而不在對銷售價格數據做出變動的系統(tǒng);

答案B不正確,以已完成的交易為起點不能確認憑單或數據各自轉移并處理的處理步驟;

答案C正確,在業(yè)務計劃階段開始調查有助于內部審計師熟悉有關的活動、風險和控制,并確定審計重點區(qū)域。流程圖是典型的調查程序,“穿行測試”是收集反映在流程圖中的信息的一種方式。

答案D不正確,還必須考慮來自工廠層面以外的處理步驟。

6. 以下哪項沒有說明業(yè)務工作底稿的功能:

A.便于第三方的復核;

B.在審計的計劃、執(zhí)行和復核中提供幫助;

C.為審計報告提供主要的證據支持;

D.有助于業(yè)務助理人員的專業(yè)發(fā)展。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確,便于第三方復核是業(yè)務工作底稿的功能;

答案B不正確,在審計的計劃、執(zhí)行和復查中提供幫助是業(yè)務工作底稿的功能;

答案C不正確,為審計報告提供主要的證據支持是業(yè)務工作底稿的功能。

答案D正確,工作底稿通常為業(yè)務溝通提供原則上的支持;有助于業(yè)務計劃的制定、實施和復核;形成文件以說明業(yè)務目標是否完成;便于第三方的復核;為評價內部審計活動的質量提供了依據;可以為一些諸如保險索賠、舞弊案件和訴訟等事件提供有關的支持;有助于全體內部審計師的職業(yè)發(fā)展;可以表明內部審計活動遵守《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實務公告2330-1)。

7. 工作底稿是完整的,在它:

A.與內部審計活動的格式要求相符;

B.包含了審計發(fā)現的所有屬性;

C.是清晰、簡明和準確的;

D.滿足了已制定的業(yè)務目標。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確,格式要求是表面的和形式上的,僅能表明達到了形式化的要求,它們與內容不相關;

答案B不正確,工作底稿可能僅與部分審計發(fā)現有關;

答案C不正確,清晰、簡明和準確的是工作底稿內容的合乎要求的特征,盡管工作底稿不完全,但上述質量是可以表現出的。

答案D正確,工作底稿提供了業(yè)務溝通的主要的證據支持。他們是業(yè)務活動的書面化記錄,并記錄了取得的信息,所做的分析,并且應是用于溝通的審計發(fā)現、結論和建議的支持性依據(實務公告2330-1)。

8. 內部審計師的工作底稿的主要目標是:

A.為所開展的業(yè)務程序提供計劃和執(zhí)行的書面化記錄;

B.可以當作編制財務報表的一種方式;

C.將內部控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記錄下來,并向管理層提出改進建議;

D.遵守《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業(yè)務工作底稿通常能夠:為業(yè)務溝通提供原則上的支持;有助于業(yè)務計劃的制定、實施和復核;形成文件以說明業(yè)務目標是否完成;便于第三方的復核;為評價內部審計活動的質量提供了依據;可以為一些諸如保險索賠、舞弊案件和訴訟等事件提供有關的支持;有助于全體內部審計師的職業(yè)發(fā)展;可以表明內部審計活動遵守《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實務公告2330-1)。

答案B不正確,不能將工作底稿當作編制財務報表的一種方式;

答案C不正確,記錄內部控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只是工作底稿的內容的實例,不是編制工作底稿的主要目標;

答案D不正確,編制適當的工作底稿是專業(yè)實務標準的要求,但不是其存在的主要目標。

9. 結束會議的作用之一是協(xié)助內部審計師: A.針對發(fā)現的不足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 B.根據業(yè)務客戶的反饋意見來審核并證實審計報告的恰當性; C.審核內部審計師的業(yè)績; D.向管理層提交最終審計報告。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確,內部審計師不能要求糾正措施,這是管理層的權限;

答案B正確,在發(fā)出最終的業(yè)務溝通前,內部審計師必須與適當層次的管理者討論業(yè)務結論和建議。對業(yè)務結論和建議的討論通常是在業(yè)務過程中或業(yè)務結束后召開的會議(結束會議)上進行的。另一種方式是由業(yè)務客戶的管理人員審閱業(yè)務問題的草稿、業(yè)務觀察和建議。這些討論和審閱為業(yè)務客戶提供了澄清具體問題和表述他們對業(yè)務觀察、結論和建議的意見的機會,從而有助于確保不會對事實產生誤解和歪曲(實務公告2440-1)。

答案C不正確,對內部審計師業(yè)績的審核是由個別員工私下進行的,不是在結束會議上;

答案D不正確,結束會議通常以報告的草稿為依據,最終的審計報告要按結束會議所形成的結果而進行的修改為依據。

10. 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強調最終審計報告應當由誰審批: A.業(yè)務客戶或業(yè)務客戶的上級; B.主管內部審計師; C.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或其指定代表; D.首席財務官。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確,最終的審計報告應由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或其指定代表審批;

答案B不正確,主管內部審計師不應審批最終的審計報告,除非是受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的指定;

答案C正確,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或其指定代表在發(fā)布最終的業(yè)務溝通之前應對其進行審批,并決定應向哪些人發(fā)布報告。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或其指定代表應該審批所有最終報告,他們可以簽署所有這些報告。在特殊情況下,應考慮由主管審計師、審計管理人員或首席審計師代表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來簽署報告(實務公告2440-1)。

答案D不正確,最終的審計報告在其發(fā)送前應由首席審計執(zhí)行官或其指定代表審批。

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考試網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自動訪問考試網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考試網(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金门县| 屯昌县| 济阳县| 故城县| 冷水江市| 北京市| 大英县| 定安县| 石台县| 凤阳县| 兰州市| 东兴市| 木兰县| 曲麻莱县| 东莞市| 辛集市| 巩义市| 博乐市| 湘西| 濉溪县| 瓦房店市| 新化县| 华阴市| 和田市| 彰化县| 曲麻莱县| 南昌县| 什邡市| 钦州市| 那坡县| 邹平县| 洞头县| 靖江市| 威信县| 新郑市| 宝坻区| 五家渠市| 湘潭县| 手机| 十堰市|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