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閱讀(共2篇,每篇18分)
第一篇:
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于腐壞澌盡泯滅而已。而眾人之中,有圣賢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間,而獨異于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也。其所以為圣賢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見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無所不獲;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見于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見于言可也。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豈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見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語者矣。若顏回者,在陋巷曲肱饑臥而已,其群居則默然終日如愚人。然自當時群弟子皆推尊之,以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歲,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況于言乎?
予讀班固藝文志,唐四庫書目,見其所列,自三代秦漢以來,著書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猶三四十篇,其人不可勝數(shù);而散亡磨滅,百不一二存焉。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方其用心與力之勞,亦何異眾人之汲汲營營①,而忽然以死者,雖有遲有速,而卒與三者同歸于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渲畬W者,莫不慕古圣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于文字間者,皆可悲也!
東陽徐生,少從予學,為文章,稍稍見稱于人。既去,而與群士試于禮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辭日進,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也,故于其歸,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為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①汲汲營營:急急忙忙,來來往往的樣子。形容忙碌。
2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逾遠而彌存也 彌:久長
B. 不見于言可也 言:著作
C. 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 榮華:茂盛
D. 稍稍見稱于人 稍稍:漸漸
C
2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一歸于腐壞澌盡泯滅而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B. 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C. 而散亡磨滅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D. 亦因以自警焉 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A
23對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修于身者,無所不獲:只要修于身,就能施于事,見于言。
B. 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建立個人功業(yè),往往受社會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
C. 見于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行文傳世,往往受到個人天賦能力的限制。
D. 今之學者,……皆可悲也:以竭盡文辭技藝求不朽,悲哀在于其舍本逐末。
A
2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作者感慨于當時學者“立言傳世以求不朽”的世風,強調了“修身為本,精神不朽”觀點,具有振聾發(fā)聵的警示作用。
B. 顏回無甚功和言,竟然受當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為例,有力地說明了君子務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 文中用“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來比工麗文辭,意在說明立言是不能傳世永存的,盡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 文末“然予固亦喜為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長。增添了勸誡的力量,更激勵人自省自醒。
D
第二篇: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zhàn),沉其卒二萬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復定上黨郡。韓、趙恐,使蘇代厚幣說秦相應侯日:“武安君禽馬服子乎?”曰:“然!庇衷唬骸凹磭惡?”曰:“然!薄摆w亡則秦王王矣,武安君為三公。武安君所為秦戰(zhàn)勝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趙亡,秦王王,則武安君必為三公,君能為之下乎?雖無欲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庇谑菓钛杂谇赝踉唬骸扒乇鴦,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九月,秦復發(fā)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是時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將。武安君言日:“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鼻赝踝悦恍;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
秦王使王齙代陵將,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shù)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王聞之,怒,強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于是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既行,出成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鼻赝跄耸故拐哔n之咸,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zhàn),趙卒降者數(shù)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彼熳詺ⅰ
(節(jié)選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有刪改)
2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使蘇代厚幣說秦相應侯曰 厚幣:帶著厚禮
B. 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益:增加,多
C. 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隙:隔閡
D. 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 怨:埋怨
D
2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 趙亡則秦王王矣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B. 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 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
C. 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
D. 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B
27以下各組句子,全都表現(xiàn)白起“善用兵”的一項是( )
①白起攻魏,虜三晉將 ②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
③今趙亡,秦王王,則武安君必為三公 ④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
⑤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 ⑥武安君言曰:“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B
28下列對原文的評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蘇代列舉白起戰(zhàn)功,分析白起將位于應侯之上,是為了挑撥應侯與白起的關系,從而達到解除韓、趙兩國滅亡危機的目的。
B. 秦發(fā)兵攻打邯鄲,白起兩次稱病拒絕赴任,其原因是秦王只派應侯請之,而且秦王沒有聽從他的計策,從中表現(xiàn)了白起剛愎自用的性格特點。
C.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畫了白起杰出的軍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嗜殺成性的性格缺陷,體現(xiàn)了《史記》“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傳統(tǒng)。
D. 居功自恃,不能正確處理與應侯的矛盾,不順從秦王是導致白起悲劇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文中在描述白起悲慘結局時也隱含著作者對白起性格弱點的批判。
C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