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成人高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成人高考 >> 專升本模擬試題 >> 生態(tài)學基礎 >> 文章內容

報考指南

招生簡章

點擊排行

成考專升本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題及答案(2)_第2頁

來源:考試網  [ 2015年11月28日 ]  【

  一、名詞解釋

  1、種群: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由同種個體組成的個體群稱為種群。

  2、生態(tài)位:是指物種所占有的物理空間,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對溫度,濕度,光照,養(yǎng)分,土壤等環(huán)境資源條件的適應或利用范圍的綜合。

  3、生命表:把觀測到的種群中不同年齡個體的存活和死亡數編制成表,稱為生命表。

  4、種群分布格局:種群內個體的空間分布方式或配置特點,稱為分布格局。

  5、異株克生現象:一種植物將其次生代謝物質釋放到環(huán)境中,這些化學物質能抑制其它植物發(fā)芽或生長的現象,稱為異株克生。

  6、種群密度:單位面積或容積中種群的個體數目。

  7、存活曲線:依據生命表中種群在不同年齡的存活數繪制的曲線稱為存活曲線。

  8、出生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出生的個體數與初始個體總數之比。

  9、種群年齡結構:是指種群內個體的年齡分布狀況,用各個年齡級的個體數在整個種群個體總數中所占百分比表示。

  10、互利共生: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兩者相互有利,甚到達到彼此相互依賴的程度,這種現象稱為互利共生。

  11、性比:指的是種群中雌雄個體的比例。

  12、生態(tài)對策:生物在生存斗爭中獲得的生存對策,稱為生態(tài)對策,或生活史對策。

  二、單項選擇題

  1、種群指數增長方程中,當r﹥0時,種群個體數量(3 )。

  (1)減少

  (2)穩(wěn)定

  (3)增加

  (4)全部死亡

  2、邏輯斯蒂克方程中,當1= N/K時,種群( 2 )。

  (1)種群增長近似指數增長,

  (2)種群增長速度趨于零,

  (3)增種群增長的數量已接近極限,

  (4)種群數量不變。

  3、在幼年時期個體死亡率很高,以后死亡率較低且穩(wěn)定,一般( 1 )的存活曲線屬于這一類型。

  (1)陽性樹種。

  (2)耐陰樹種。

  (3)草本植物。

  (4)中性樹種。

  4、在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由同種個體集合,稱為(3 )。

  (1) 群落。

  (2)林分。

  (3)種群。

  (4)林型。

  5、在自然狀態(tài)下,大多數的種群個體分布格局是( 3 )。

  (1) 隨和分布。

  (2)均勻分布。

  (3)集群分布。

  (4)泊松分布。

  6、兩個不同物種之間共生,對一方有益,但對另一方無害的關系稱為( 4 )。

  (1)寄生。

  (2)附生。

  (3)互利共生。

  (4)偏利共生。

  7、在邏輯斯蒂克方程中,參數K值的含義是( 1 )。

  (1)表示環(huán)境條件所允許的種群個體數量的最大值。

  (2)表示種群增長速度的一個參數。

  (3)表示種群在初始態(tài)下的數量。

  (4) 表示可供種群繼續(xù)增長的“剩余時間”。

  8、高斯假說是反映兩種之間( 1 )的一種現象。

  (1)相互競爭。

  (2)互利共生。

  (3)寄生。

  (4)偏害作用。

  三、多項選擇

  1、影響種群個體的分布格局的因素有(1 )( 1 )( 4 )( )( )。

  (1)種群特征。

  (2)種群關系。

  (3)種群中個體的壽命。

  (4)環(huán)境條件。

  (5)種群性比。

  2、單種種群增長的動態(tài)的模型主要有(1 )( 2 )( )( )( )。

  (1)指數增長。

  (2)“S”型增長。

  (3)拋物線型增長。

  (4)直線型增長。

  (5)曲線型增長。

  3、植物種間競爭的劇烈程度與物種的下列特性有關( 1 )(2 )( 3 )(4 )( )。

  (1)生態(tài)習性。

  (2)生活型。

  (3)生態(tài)幅度。

  (4)生態(tài)位。

  (5)生態(tài)壽命。

  4、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1 )( 2 )(4 )(5 )( )。

  (1) 環(huán)境條件。

  (2)種內和種間關系。

  (3)種群分布格局類型。

  (4)種群繁殖特性。

  (5)種群年齡結構。

  四、填空題

  1、種群的年齡結構一般可以分為 增長型 、穩(wěn)定型 、和 衰退型 三種類型。

  2、種群內個體的空間分布方式或配置特點,稱為 種群分布格局 。

  3、人工群落中,種群個體的分布格局一般為 均勻分布 。

  4、兩個不同物種之間共生,對一方有益,但對另一方無害的關系稱為 偏利共生 。

  5、在邏輯斯蒂克方程中,K稱為 環(huán)境容納量 。

  6、種群個體的空間分布格局一般可以分為 隨機分布 、均勻分布 和 集群分布 三種類型。

  7、種群處于理想條件下無任何生態(tài)因子的限制,繁殖只是受生理因素決定的出生率,稱為理想出生率 。

  8、在種群生態(tài)中,依據種群在分布區(qū)最適生長的空間來計算的密度,稱為 生態(tài)密度 。

  9、種群年齡結構可以是 同齡結構 或 異齡結構 結構。

  10、生命表包括 動態(tài)生命表 和 靜態(tài)生命表 。

  五、簡答題

  1、種群年齡結構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1) 增長型;年幼個體數多,老年個體少。種群數量呈上升趨勢。

  2) 穩(wěn)定型:各年齡級的個體數分布比較均勻,種群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3) 衰退型:幼齡個體少,老齡個體相對較多,種群數量趨于減少。

  2 、K—對策和r—對策各有哪些特點?

  1) r—選擇特征:快速發(fā)育,小型成體,數量多而個體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2) K—選擇特征:慢速發(fā)育,大型成體,數量少但體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長的世代周期。

  3、種群個體空間分布格局有哪幾種類型:

  1) 隨機分布:種群個體的分布完全和機遇符合,或者說每個個體的表現都有同等的機 遇,任何一個個體出現與其它個體是否存在無關。

  2) 均勻分布:種群內的各個個體之間保持一定的均勻距離。

  3) 集群分布:種群個體的分布極不均勻,常成群,成簇,成團狀。

  4、邏輯斯蒂克方程中修正項(1-N/K)的生物學含義是:

  方程中修正項用于描述在有限的環(huán)境條件下種群增長速度隨密度的增加而減少,其生物學含義就是指種群可利用的最大容納量中,還“剩余”的可供種群繼續(xù)增長利用的空間,即“剩余空間”。

  5、一般種群的存活曲線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A型:種群在開始時只有個別死亡,大多數個體能達到生理壽命。

  2) B型:種群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死亡率基本穩(wěn)定,即各個年齡的死亡基本相同。

  3) C型:在幼年時期死亡率很高,以后死亡率較低且穩(wěn)定。

  6、何謂競爭排斥原理:

  具有相似環(huán)境要求的兩個物種,為爭取有限的食物、空間等環(huán)境資源,大多不能長期共存,除非環(huán)境改變了競爭的平衡,或是兩個物種發(fā)生生態(tài)分離,否則兩者之間的生存競爭遲早導致競爭能力差的物種死亡,即被另一物種取代,這種現象稱為競爭排斥原理。

  六、論述題

  1、試述邏輯斯蒂克方程的應用條件與局限性

  邏輯斯蒂克方程在數學上簡單,明確。模型中的兩個參數r和k都有明確的生物學意義,這一模型基本上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種群增長的最一般的規(guī)律,它的現實性十分明顯。但是自然中界生物種群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是非常復雜的,該模型也有一定的應用條件與局限性,亦即應用的前提條件,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 描述的是世代重疊的單個種群的增長動態(tài)過程,沒有考慮與其它生物種群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等關系。

  (2) 有一個環(huán)境條件所允許的最大種群值,稱為環(huán)境容納量或負荷量,用k表示,在實踐中k值往往較難確定。

  (3) 所有各個個體在其繁殖潛力上是均等的,即假定在所有的時間內種群均有相同比例的個體處于繁殖狀態(tài)。實際上,未成熟個體和成熟個體在繁殖上的貢獻相差甚大,即使是成熟的個體在繁殖上也有差異。

1 2
責編:xiejinyan
  • 學歷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西华县| 奉化市| 山丹县| 安泽县| 土默特左旗| 鸡泽县| 德阳市| 井冈山市| 泗阳县| 富平县| 石台县| 龙胜| 山西省| 东兴市| 措美县| 邯郸市| 广平县| 茶陵县| 寻甸| 砀山县| 柘荣县| 东山县| 潜山县| 无为县| 滦平县| 区。| 宁陵县| 长岛县| 澜沧| 甘洛县| 山东省| 滦南县| 格尔木市| 会同县| 新营市| 瑞安市| 绿春县| 张家港市| 祁阳县| 岚皋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