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翻譯資格考試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翻譯資格考試 >> 三級筆譯 >> 英語指導(dǎo) >> 2016下半年CATTI三級筆譯技法:歸化法

2016下半年CATTI三級筆譯技法:歸化法

來源:考試網(wǎng)   2016-09-10【

  譯者在語言轉(zhuǎn)換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由于語言文化差異而造成的種種障礙,有些障礙甚至是無法逾越的,如果仍然一味堅持異化譯法,勢必導(dǎo)致譯文的晦澀難懂,令讀者難以讀下去。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只能退而采取歸化譯法,將自己的譯筆納入漢語語言文化規(guī)范的軌道。

  語貴適境,寫作如此,翻譯也如此。凡是在異化譯法行不通的時候,譯者就要力求沖破原文語言形式的束縛,特別是要學(xué)會從原文詞法、句法結(jié)構(gòu)的框框中“跳”出來,將原文意思融會于心,設(shè)法尋找漢語在同樣場合的習(xí)慣說法,譯出通達曉暢的漢語來。例如:

  1. Miss Sedley was almost as flurried at the act of defiance as Miss Jemima had been; for, consider, it was but one minute that she had left school, and the impressions of six years are not got over in that space of time.

  賽特笠小姐看見這樣大膽的行為,差不多跟吉米瑪小姐一樣吃驚。你想,她剛剛跨出校門一分鐘,六年來受的教誨,哪里能在這么短短的一剎那給忘掉呢?

  夏潑小姐在校學(xué)習(xí)六年期間,受盡了校長平克頓小姐的欺凌,因而對她恨之入骨。就在離校的當兒,她把吉米瑪小姐以校長名義送她的字典“老實不客氣”地扔在花園里,賽特笠小姐見了大吃一驚,于是便產(chǎn)生了上述想法。impression在英漢詞典里的釋義是“印象”、“影響”,若照此譯成“六年來得到的印象”,或“六年來所受的影響”,都會給人一種別別扭扭、不得要領(lǐng)的感覺。而譯者經(jīng)過融會貫通,按照漢語的表達習(xí)慣,將其譯成“教誨”二字,可謂文從字順,至當不易。

  2. She could not desert Tara; she belonged to the red acres far more than they could ever belong to her.

  她不會放棄塔拉;她屬于這些紅土地,遠比它們屬于她更加真實。

  顯然,這位譯者是在照搬原文的句法結(jié)構(gòu),把far more than ...譯成“遠比它們屬于她更加真實”,語言生硬不說,意思還沒有表達明確,讓讀者感到費解?紤]到漢語的行文習(xí)慣,這句話似乎應(yīng)該這樣翻譯:她不能放棄塔拉;這塊紅土地是屬于她的,而她更是永遠屬于這塊紅土地。將英文的分析式的“形合”結(jié)構(gòu),改為漢語的排調(diào)式的“意合”結(jié)構(gòu),邏輯關(guān)系交代得清清楚楚,讀起來就會感到輕省得多。

  3. The yeomanry are precisely the order of people with whom I feel I can have nothing to do. A degree or two lower, and a creditable appearance might interest me; I might have hope to be useful to their families in some way or other. But a farmer can need none of my help, and is therefore in one sense as much above my notice as in every other he is below it.

  自耕農(nóng)正是我感到與我無關(guān)的那種人。一個地位低一二等而外貌看來還可靠的人可能引起我的興趣;我可以希望從這個方面或者從另一個方面給他們家?guī)忘c兒忙。不過,一個莊稼漢不可能需要我的幫助,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他高于我注意的范圍,正如在所有其他各個意義上,他低于我注意的范圍一樣。

  這個譯文豈止是別扭,簡直令人費解。特別是譯者把above my notice和below it分別譯作“高于我注意的范圍”和“低于我注意的范圍”,是典型的“字字對應(yīng)”的硬譯,用錢鐘書先生的話說,屬于“生硬的——毋寧說死硬的——翻譯”。這樣的翻譯,既讓人不知所云,從而損害了原作的表達效果,又違背了祖國的語文習(xí)慣,被錢先生稱作“雙重‘反 逆’”。其實,notice在此已不再是“注意”的意思,而是

  “關(guān)心”(regard)的意思;因此,這句話若譯成:他一方面不需要我關(guān)心,另一方面又不值得我關(guān)心,原文的意思便一目了然。

  對于原文的形象語言,有兩種情況可以采取歸化譯法:一是原文的語言雖然形象,甚至也很新鮮,但卻無法“照實”傳譯出來;二是原文的形象語言已不再新鮮,用不著“照實”傳譯。請看下面的例句:

  4. High buildings and large mansions are springing up like mushrooms in Beijing.

  在北京,高樓大廈猶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

  “雨后春筍”反映的是中國的地貌風(fēng)情,而like mushrooms體現(xiàn)的卻是英國的地貌風(fēng)情,這樣的譯法似乎有點失真。但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下,假若釆取“猶如蘑菇般”的異化譯法,中國讀者恐怕是很難接受的起碼在目前如此。由此可見,我們在進行文化傳譯時,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講究一定的靈活性,也就是說,既要盡量傳達原作的異國情調(diào),又要確保譯文為譯語讀者所接受。

  5. Each of us has his carrot and stick. In my case, the stick is my slackening physical condition, which keeps me from beating opponents at tennis whom I overwhelmed two years ago. My carrot is to win.

  我們?nèi)巳硕加凶约旱膲毫蛣恿。就我而言,這壓力就是我日趨衰弱的身體狀況,兩年前還是我手下敗將的網(wǎng)球?qū)κ忠娫趨s打不過了。我的動力就是想贏球。

  作者在此討論為什么許多人喜歡跑步。文中使用的carrot and stick,有的學(xué)生不假思索地譯成了“胡蘿卜加大棒”,雖然有意識地將“胡蘿卜”和“大棒”括在引號里,但還是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中國讀者所熟悉的,是霸權(quán)主義者奉行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但一個普通人怎么會有“胡蘿卜加大棒”呢?仔細查一查詞典,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個詞用在這里, carrot 是“誘惑(物)”(something suitable for use as a means of

  enticement)的意思,stick 則是“強迫(力),威脅(力)”(something suitable for use as a means of compulsion)的意思。照此理解,將這兩個詞歸化成漢語的“壓力”和“動力”,就暢達自如多了。

責(zé)編:ZCF 評論 糾錯

報考指南

報名時間 報名流程 考試時間
報考條件 考試科目 考試級別
成績查詢 考試教材 考點名錄
合格標準 證書管理 備考指導(dǎo)

更多

  • 考試題庫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xué)歷考試
三亚市| 乃东县| 慈利县| 白河县| 洛浦县| 屏东市| 沙洋县| 根河市| 房产| 施甸县| 资兴市| 高碑店市| 邢台市| 西峡县| 藁城市| 炎陵县| 子长县| 利津县| 平阳县| 从化市| 乌审旗| 云梦县| 盐津县| 崇州市| 宜良县| 金沙县| 清丰县| 高密市| 沁源县| 安吉县| 米泉市| 榆林市| 巫山县| 汶上县| 裕民县| 明光市| 喀喇| 滕州市| 湘乡市| 大方县|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