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安全工程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安全工程師 >> 生產技術 >> 考試輔導 >> 2018年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第四章:第一節(jié)火災爆炸事故機理

2018年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第四章:第一節(jié)火災爆炸事故機理

來源:考試網(wǎng)  [2018年9月11日]  【

第一節(jié)火災爆炸事故機理

  一、燃燒和火災(P175)

  燃燒:物質與氧化劑之間的放熱化學反應。通常會在同時釋放出火焰或可見光。

  火災: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

  以下情況也列入火災的統(tǒng)計范圍:

  (1)民用爆炸物品引起的火災。

  (2)易燃或可燃液體、可燃氣體、蒸氣、粉塵以及其他化學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災(地下礦井部分發(fā)生的爆炸,不列入火災統(tǒng)汁)。

  (3)破壞性試驗中引起非實驗體燃燒的事故。

  (4)機電設備因內部故障導致外部明火燃燒需要組織撲火的事故,火災引起其他物件燃燒的事故。

  (5)車輛、船舶、飛機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發(fā)生的燃燒事故,火災由此引起的其他物件燃燒的事故(飛機因飛行事故而導致本身燃燒的除外)。

  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氧化劑和引火源。

  不同可燃物燃燒的過程(掌握)

  (1)氣態(tài)可燃物通常為擴散燃燒

  (2)液態(tài)可燃物通常為先蒸發(fā)為可燃蒸氣再燃燒

  (3)固態(tài)可燃物先通過熱解等過程生產可燃氣體再燃燒

  燃燒形式:⊙擴散燃燒 ⊙混合燃燒 ⊙蒸發(fā)燃燒 ⊙分解燃燒

  (三)火災的分類

  按發(fā)生地點分:森林、建筑、工業(yè)城市等。

  1、火災的分類(熟悉)(GB/T 4968-2008)

  按燃料性質分

  A類:固體物質火災

  B類: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火災

  C類:氣體火災

  D類:金屬火災

  E類:火災(帶電火災)

  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烹飪物火災)

  2、火災劃分為:特大火災、重大火災、一般火災

  (四)火災基本概念及參數(shù)

  閃燃: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時間內(0-1S)重復出現(xiàn)火焰一閃即滅的現(xiàn)象。

  陰燃:沒有火焰和可見光的燃燒。

  爆燃:伴隨爆炸的燃燒波,以亞音速傳播。

  自燃:可燃物在空氣中沒有外來火源的作用靠自熱或外熱發(fā)生燃燒的現(xiàn)象。

  閃點:釋放出的氣體瞬間著火并出現(xiàn)火焰的最低溫度。

  燃點: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可燃物質產生燃燒的最低溫度是該物質的燃點。

  自然點:在規(guī)定條件下,不用任何輔助引燃能源而達到引燃的最低溫度。

  引燃能、最小點火能:引燃能是指釋放能夠觸發(fā)初始燃燒化學反應的能量,也叫最小點火能。

  著火延滯期(誘導期):著火延滯時間指可燃性物質和助燃氣體的混合物在高溫下從開始暴露到起火的時間。

  (五)典型火災的發(fā)展規(guī)律

  建筑火災的發(fā)展過程(對照著圖P178)

  (1)初起期:火災從無到有,可燃物熱解;

  (2)發(fā)展期:火勢由小到大,滿足時間平方規(guī)律,是轟燃的發(fā)生階段;

  (3)最盛期:通風控制火災,火勢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風情況決定;

  (4)熄滅期:火災由最盛期開始消減直至熄滅。

  (六)燃燒機理

  1、活化能理論

  2、過氧化物理論

  3、鏈反應理論

  二、爆炸

  (一)爆炸及其分類(P180)

  爆炸是物質系統(tǒng)的一種極為迅速的物理或化學的能量釋放或轉化過程。按反應相態(tài)的不同爆炸可分為以下3類:即氣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

  1、氣相爆炸

  包括可燃性氣體和助燃性氣體混合物的爆炸;氣體的分解爆炸;液體被噴成霧狀物在劇烈燃燒時引起的爆炸,稱噴霧爆炸;飛揚懸浮于空氣中的可燃粉塵引起的爆炸等。

  2、液相爆炸

  包括聚合爆炸、蒸發(fā)爆炸以及由不同液體混合所引起的爆炸。

  3、固相爆炸

  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其他爆炸性物質的爆炸;導線因電流過載,由于過熱,金屬迅速氣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爆炸過程表現(xiàn)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物質的潛在能以一定的方式轉化為強烈的壓縮能;

  第二階段,壓縮物質急劇膨脹,對外做功,從而引起周圍介質的變形、移動和破壞。不管由何種能源引起的爆炸,它們都同時具備兩個特征,即能源具有極大的能量密度和極大的能量釋放速度。

  (二)爆炸破壞作用:

  ⊙沖擊波

  ⊙碎片沖擊

  ⊙震蕩作用

  ⊙次生事故

  (三)可燃氣體爆炸

  1、分解爆炸性氣體爆炸

  2、可燃性混合氣體爆炸

  3、爆炸反應歷程

  (四)物質爆炸濃度極限(重點)

  一)爆炸極限的基本理論及其影響因素

  爆炸極限是表征可燃氣體和可燃粉塵危險性的主要示性數(shù)。當可燃性氣體、蒸汽或可燃粉塵與空氣(或氧)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均勻混合,遇到火源發(fā)生爆炸的濃度范圍稱為爆炸濃度極限,簡稱爆炸極限。

  可燃性氣體、蒸汽的爆炸極限一般用可燃氣體或蒸汽在混合氣體中的所占體積分數(shù)來表示;可燃粉塵的爆炸極限是以在混合物中的質量濃度(g/m3)表示。

  把能夠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能發(fā)生爆炸的最高濃度稱作爆炸上限。

  用爆炸上限與下限濃度之差與爆炸下限濃度之比值表示其危險度H,即:

  H=(L上一L下)/L下或H=(Y上一Y下)/Y下

  H值越大,表示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范圍越寬,其爆炸危險性越大。

  爆炸極限的影響因素

  1、溫度的影響

  混合爆炸氣體的初始溫度越高,爆炸極限范圍越寬,則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危險性增加。

  2、壓力的影響

1 23
責編:qingqing
  • 建筑工程
  • 會計考試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佛山市| 定南县| 南郑县| 株洲市| 盐亭县| 华坪县| 三原县| 大姚县| 钦州市| 清远市| 磐石市| 汾西县| 自治县| 双城市| 宜城市| 扎赉特旗| 信丰县| 榆林市| 辽宁省| 瓮安县| 黄陵县| 肃宁县| 嵊泗县| 竹溪县| 大方县| 琼海市| 定日县| 乳源| 西畴县| 定边县| 德州市| 牡丹江市| 临洮县| 孝感市| 盐城市| 杨浦区| 贵港市| 竹北市| 乌拉特前旗| 吉林省| 洞口县|